本报记者 郭小燕 通讯员 刘博 杨红狮
近日,山西建龙能源中心重启蒸汽加热器,以“电改汽”的思路消纳了富余低压蒸汽,年可节约电费200多万元。3套机组分子筛日平均耗电量减少了12400千瓦时。
“在低压蒸汽富余期,为何不用来替代电加热?”7月下旬在现场检查时,山西建龙能源中心厂长杨建东依据制氧机组的实际配备情况,提出了蒸汽替代电的想法,成为撬动节能改造的关键支点。
在此之前,该中心制氧机组分子筛再生阶段完全依赖电加热器。因蒸汽量不足,蒸汽加热器长期闲置。面对蒸汽有余而电耗高企的矛盾,山西建龙组建技术攻坚组,对3套机组的蒸汽加热器展开排查。
“蒸汽管道腐蚀严重,阀门卡死。”该中心检修班班长景文军回忆起改造初期的场景时仍眉头紧锁。面对管道老化、信号丢失等多项隐患,该团队连续作战,焊接新增蒸汽阀门,铺设20米疏水管道,在控制柜前反复调试参数,并与操作人员密切沟通,确定最优信号匹配方案。经过5天的日夜攻坚,3套蒸汽加热器通过保压试漏测试,污氮气出口露点稳定在-60℃的合格线。
“看,电加热器功率表指针终于降下来了。”随着操作员按下启动键,蒸汽与污氮气在加热器内平稳热交换,污氮气温度从24℃上升至100℃后再到电加热器内加热,显著降低了电加热器功率。改造后,3套机组共停运5组固定电加热单元。经过一段时间的运行观察,分子筛再生效果良好,各项指标正常。从闲置蒸汽到节能利器,这场改造不仅仅是一次设备升级,更是山西建龙追求极致能效的缩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