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30日,2024年第二季度“中国好人榜”发布仪式暨全国道德模范与身边好人现场交流活动在山西省大同市举办。经各地推荐、网友评议和专家评审等环节,共有153人(组)助人为乐、见义勇为、诚实守信、敬业奉献、孝老爱亲身边好人光荣上榜。宝武集团中南股份陈科位列其中(“敬业奉献”类)。

陈科是中南股份炼铁厂机械技术工程师。从1999年大学毕业开始,陈科已经与机械打了25年交道。凭借卓越的创新才能和突出的业绩,他成功引领团队成立了“陈科蓝领创新工作室”。在他的带领下,工作室积极开展创新研究,累计开展了超过260项的创新课题,成功获得专利授权95项。陈科曾获全国技术能手、广东省五一劳动奖章、南粤工匠、“广东好人”等荣誉。

扎根基层
工作一线筑匠心
1995年,陈科凭借优异的成绩考入武汉科技大学并就读冶金机械专业。毕业后到韶钢(现中南股份)工作时,他面临了巨大的心理落差。厂区位于偏远山区,交通不便。生活环境亦颇为艰苦,他和另一位同事挤在不足15平方米的宿舍里。面对这样的困境,许多与他一同入职的同事选择了离开,但陈科却选择了坚守。
在中南股份的二十多年里,陈科几乎见证了厂区每一个角落的变迁。然而,他最熟悉、最钟爱的,依然是那些日夜不停运转的生产机器。他投身于设备的点检、维修和改造,不断学习和摸索,迅速成长为这一领域的“老师傅”。他在这里找到了工作的激情,也发现了自己的价值。他开始在生产现场实施改革,攻克了一个又一个设备技术难题。


保持创新
不断地攻坚克难
2003年,陈科在中南股份的3号混合机旁坚守了整整5天,成功攻克了烧结提升产量的瓶颈问题,这一突破性的成果为他赢得了公司科技成果奖五等奖。这是他首次在创新道路上尝到的甜美果实,也坚定了他继续深耕技术创新的决心。
2009年,陈科不幸患病,但他并未因此退缩。在疾病面前,他仍然展现出坚韧不屈的精神,勇于面对挑战,继续立足生产现场创新创效。2014年,他还主动请求从管理岗位转至技术岗位,全身心投入到设备技术改造工作中。
在接下来的两年里,陈科领导烧结机械创新小组进行了12项岗位创新,并成功获得了2项专利授权。2016年,他牵头开展了减少烧结机故障的技术攻关,通过不懈努力,成功将中南股份两台烧结机的有效作业率从2016年的95.94%提升至2021年的97.2%。这一显著的提升得到了广东省钢铁工业协会专家组的认可,被评为“国内领先”水平,陈科也因此荣获宝武集团岗位创新成果“特等奖”。
同年,陈科牵头成立了“陈科蓝领创新工作室”。在过去的7年里,工作室在陈科的带领下,成功开展了260多项创新课题,并获得了95项专利授权。

技能传承
带后辈传承创新
陈科始终不忘“技能传承”。他悉心指导并带领6个作业区的16个班组开展岗位创新活动,不仅以身作则,更是作为导师与23名青年建立了深厚的师徒关系,致力于提升他们的专业技术和创新技能。
此外,陈科还担任炼铁厂机械点检员的指导老师,每年都精心组织炼铁厂全体机械点检员参与技能培训和技能竞赛,以此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提升他们的专业技能。
从一名学徒到如今的工程师,陈科用自己的汗水和智慧,诠释了工匠精神的真谛。他的坚守和付出,不仅为自己赢得了荣誉,更展现了中国工匠的卓越风采。

陈科表示,此次荣登“中国好人榜”,既是个人的荣誉,也是团队、企业的荣誉,会更加严格要求自己,提高党性修养和道德品质,提高技术和技能水平,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会脚踏实地更加努力做好工作,聚焦现场难点、痛点开展创新,力争取得更大业绩,助力企业降成本增效益;会帮助、指导基层员工积极开展岗位创新创效活动,让更多的优秀创新骨干、一线员工脱颖而出,促进企业技术进步、高质量发展。(陈立新 邵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