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李巍 通讯员 杨业璐
“今天生产的产品是为上海某战略客户量身研制的。这次是客户二次追加的订单,不仅订单量较上次加了80%,而且售价涨了7.6%,大家要严格执行工艺制度和作业指导书,力保产品优质高效交付。”日前,河钢集团张宣科技特材研制公司模具钢钢种负责人王建强盯着锻件从沙中取出运送到6号热处理炉进行超细化处理,并和现场岗位人员一起检查确认每一个阶段的温度控制情况。
该批产品供应的客户在模具钢生产、研发、销售等方面拥有20多年的经验,深加工的模具批量供应宝马、特斯拉等知名企业,对材料的质量稳定性和性能要求十分严苛。针对该客户对产品中温稳定性、力学性能和使用寿命等特殊要求,该公司成立专项保供小组,结合前期生产经验,研究制订了周密的生产工艺方案。他们一方面针对该客户对部分性能的个性化要求,对钢种合金成分进行了优化设计,增强了产品的硬度和耐磨性;另一方面综合考虑产品的尺寸大小、基体属性、后续加工的复杂程度等因素,分析了不同热处理方式下的锻件硬度和组织,精心设计了“沙冷+超细化+球化退火”的复合热处理工艺,通过分级、分段精准控制,全面改善锻材内部组织形态,确保产品获得热后较高的红硬性、韧性以及热疲劳等综合性能。
两个多小时后,第一阶段的正火工艺结束。为减少高温下的产品应力,王建强和同事立即将锻件取出,进行快速空冷,并随时观察锻件状态,对风机开启台数、冷速等工艺进行微调,优化风冷时间,有效抑制高温下锻件热应力和内部晶粒的长大,防止后期变形开裂。
6个多小时后,该批产品提前两天顺利下线。经检验,产品内部组织、力学性能等全部达到该客户要求。
《中国冶金报》(2023年11月08日 03版三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