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送热装率是反映一个钢铁企业生产计划编制、钢水冶炼、连铸、铸坯输送、加热轧制和调度管理水平的重要指标。热送热装率越高,能耗越低,生产周期越短,生产效率越高。
今年8月,随着迎战行业冰川期的号角吹响,涟钢有序推进生产过程管理,持续提升产线效率,保障运行工作整体平稳。当月,该公司2250线热装比达到81.03%,引领着生产系统向新的高峰发起冲击。
挑战 在更高处启航
自去年12月起,涟钢对2250线热装比提出了75%的硬性要求后,今年的目标更是直接跃升至80%,这无疑是对生产系统的一次极限考验。
“这不仅仅是数字的跳跃,更是对我们生产管理水平的一次全面检验。”该公司生产管理部订单管理室负责人的话语中透露出几分凝重,但更多的是迎难而上的决心。
面对前所未有的挑战,涟钢迅速成立了由10名精英组成的热装比攻关小组。从生产计划的精细化制定,到热装比需求的动态调整,再到生产突发问题的快速响应,每一个环节都凝聚着他们的智慧与汗水。
过去,由于工艺限制,汽车外板的热装热送始终难以达到理想状态,而那些无法作为外板使用的板坯,更是成了内板热装比提升的“拦路虎”。这些板坯若在冷却过程中未能及时分类与调度,便会造成温度资源的巨大浪费,影响整体的热装效率。
为破解这一难题,涟钢设定了更为严苛的生产与管理目标,通过技术创新、优化工作方式等手段,要求作业人员及时对冷却过程中的板坯进行标注与识别,一旦被判定为无法继续作为外板使用,将被立即将其作为内板送入下一道工序,有效避免温度流失。
该项举措落地后,某汽车内板热装比从去年的不到50%提升至目前的80%以上,减少了煤气消耗量,每月可节约4万元左右。
智慧 在碰撞中闪光
“如何进一步降低缓冷钢种对热装流程的负面影响?”
“关于210转炉厂板坯热送率,是否已严格按照93%以上的高标准进行检查和落实?”
9月11日,涟钢再度聚焦核心议题,由生产管理部牵头,联合生产单位、技术质量部门召开了本月热装比总结会议。
这场自年初以来每月雷打不动召开的讨论会,不仅仅是简单的工作汇报与信息共享平台,更是推动企业生产效率与品质提升的重要引擎。在这里,每一个声音都被认真倾听,每一个问题都被深入探讨,一个个好建议、金点子在此萌发。
在硬件设施保障方面,涟钢根据炼钢计划,合理安排保温坑的使用与板坯的下线堆垛,减少板坯的温降。相关二级单位聚焦装炉延迟、质量封锁、生产故障、温降过快等重点因素,按日清理处置异常板坯。充分发挥新建板坯修磨机与在线淬火设备的作用,优化工艺流程和提高设备利用率,实现可在线淬火的板坯全部淬火。今年以来,在该公司在线淬火板坯比例提高到80%以上。
在生产、技术、质量等部门的联合协作下,涟钢还对2250线保温坑进行了全面优化升级,并自主改装了7台保温车用于板坯运输。8月份,热装率攻关取得重大进展,2250线板坯热装率到达81.03%,创历史新高,为涟钢能耗降本作出了应有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