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在一线,亮点看基层。创新文化的培育和形成,蕴含在基层一线立足岗位、勇于突破的奋斗意志中,以及默默无闻、精益求精的冲天干劲中。为进一步激发全体重钢人干事创业的激情和动力,山水重钢特开设创无止境系列报道,推广一线员工着眼于细微之处,用心留意现场,解决现场实际问题的案例,让创新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大力营造全员创新的浓厚氛围,积极推动岗位创新活动蓬勃开展。
铁路作业区协力业务回归后,检修小组在保证高效生产的前提下,利用生产间隙为高负荷运行的翻车机进行靠板油缸自主创新改进,让翻车机以“健康状态”全力备战冬季运输,为生产稳定顺行提供有力支撑。
翻车机靠板油缸及管路改造是协力业务回归后,检修小组首次在翻车机上实施的创新改进。
“我们对完成检修任务很有信心。”检修员郭健斌的回答很有底气。“我们检修小组成员有多年的设备维修经验,长期蹲现场走一线,动手能力特别强。你看我既要设计图纸,又要制定计划,还得现场检修,样样都得'有把刷子'。虽然过程很辛苦,但效果明显不一样,设备故障大大降低,省下的就是赚嘛。”
靠板油缸就像“手臂”支撑着靠板,车皮在靠板的保护下做170度翻转动作时,才不会发生掉落。如果此时油管突然爆裂,这只“手臂”就会失去力量,发生车皮下道事故。“安全永远是第一位”。为了杜绝安全隐患,组员努力寻找解决方案,最终发现了用液控单向阀稳压的方法。
他们自主设计了靠板油缸及管路改造图,利用液控单向阀,防止液压油反向流动,利用油缸液体牢牢稳住压力。小巧又符合要求的液控单向阀十分难找,在欧冶采购平台的协助下,几经辗转找到了与靠板油缸和油管相匹配的液控单向阀。
液控单向阀一到位,大家都迫不及待准备干起来。利用翻车机接车的空挡时间,检修人员给两台翻车机的8个液压系统都安装了 阀门。“怎么知道阀在发挥作用?”带着疑问,铁路作业区决定开展翻车机事故应急演练,检验靠板油缸这条“手臂”固定车皮,并做170度翻转时的可靠性。结果表明,在没有油管增压的情况下,靠板油缸只借助内部的压力,就能让“手臂”牢牢固定住车皮。
测试的结果,让检修小组成员悬着的一颗心,总算放了下来。随后,检修小组又陆续完成了1#翻车机托盘更换、电缆与油管重新固定、液压管更换等检维修项目,这次检修的10多个项目,只产生工时费用3000多元,检修组“花小钱办大事”,保证了翻车机的长期、高效、平稳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