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方大萍安钢铁大力持续推进小改小革活动,激发全员创新活力,取得显著成效。1月—8月,该公司共实施小改小革项目1458项,1076名员工参与,161个项目获得公司级奖励,已实施项目累计创效 754.2万元。
“小改小革虽‘小’,但积少成多、聚沙成塔,产生的效益却是实实在在的。”方大萍安钢铁技术中心负责人表示,今年以来,该公司采用 “点、线、面” 全面展开的管理模式,以“主抓重点项目、生产线全覆盖、员工齐参与”的联动机制,打破创新壁垒。小改小革项目涵盖生产工艺优化、设备性能改进、安全环保提升、操作流程简化等多个方面。161项该公司级获奖项目中,设备类改造占57.41%,安全环保类占29.01%,工艺类占7.41%,软件开发类占6.17%。
在创新实践中,一项又一项来自一线的优秀项目,用“小改造”破解了“大难题”。
安源炼铁厂的“焦炭大棚除尘灰送喷煤球磨机制粉”项目,曾是困扰生产的“老大难”。项目实施前,焦炭大棚除尘器收集的除尘灰只能送烧结车间使用,按30%折算配炭量,且造成亚铁波动较大,影响生产稳定性。项目组反复取样检测、试验论证,最终找到“变废为宝”的方案——将除尘灰送喷煤球磨机混匀制粉,合理地利用除尘灰,充分发挥其热量,每月创造经济效益约23万元。
动力厂的“安源生产区空压机组优化节能改造”项目,是节能降本的典型。改造前,安源生产区1号、2号空压站联网运行,2号空压站的两台空压机常因流量波动卸载耗电,且90m²、180m²烧结机处于供气末端,气压低、波动大,1号空压站需经常增开机组保压。项目组“对症下药”:将烧结机压缩空气管道改接新DN300管道,缩短气源距离、减少损耗;调整布袋除尘器反吹周期,减少压缩空气用量。通过优化空压机运行模式,每天节电14335kWh,每月可创造经济效益约23万元。
此外,安源炼铁厂高炉热风布袋除尘氮气反吹节能改造、180平米烧结脱硫调整操作降低电耗、烧结点火器增加风量改造,以及湘东轧钢厂湘东高棒精整双位卸料机改移钢机改造、安源轧钢厂优化高线轧制节奏降低轧线空转电耗、制氧厂水泵房运行模式优化等项目,均在节能降耗、提质增效方面取得明显成效。
小改小革活动的深入开展,不仅带来了经济效益,更在企业内部形成了“人人参与创新”的良好氛围。员工积极提出改进建议,勇于实践探索,乐于分享成果。
“我们现在非常愿意在工作中发现问题。以前看到设备有问题,可能只会上报;现在会主动琢磨怎么改,既解决问题,还能为企业省成本,自己也有成就感。 ”一位参与多项改造的员工表示。这种自下而上的创新机制,正成为方大萍安钢铁推动管理升级、技术进步的宝贵财富。
方大萍安钢铁通过小改小革活动,不仅实现了可观的经济效益,更培育了浓厚的创新文化。下一步,该公司将继续深化小改小革活动,进一步完善激励机制,聚焦智能制造、绿色低碳、提质增效等领域,引导员工开展更有针对性的技术攻关。(李婀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