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武集团中南股份能源环保部动力车间开关站班紧扣“百千万”工程推进要求,将降本增效的“实招”深耕于工作一线,让安全创新的“真章”彰显于生产实践。班组围绕26个高压站点安全运维核心任务,既在设备维修、成本管控上亮出硬招,又在安全保障、技术创新上收获实效,以实干书写降本与安全双赢答卷。

守牢安全“基本盘”,以规范操作夯实降本根基
开关站班肩负中南股份21个无人值守高压站点、4个空压站高压室及煤气柜区高压室的倒闸操作重任。26个高压站点的稳定运行,是降本增效的前提——操作失误引发的设备故障、工作票疏漏导致的安全事故,均会造成额外成本损耗。对此,班组以“规范操作”为核心抓手,严守电气倒闸操作规定,将倒闸操作十二步标准操作法贯穿全程,从源头规避安全风险与成本浪费。
1-9月,班组累计接收工作票257张、完成倒闸操作2077次,凭借“零疏漏”的流程管控,实现电气检修工作票合格率100%、高压电气倒闸操作正确率100%;自2014年班组成立以来,变电站两票合格率始终保持100%。这份“全合格”纪录,既是班组安全管理的扎实成果,更以“零事故、零损耗”为降本增效筑牢坚实根基,让“安全就是最大节约”的理念落地生根、见行见效。
拆解维修“成本账”,以自力攻坚亮出降本实招
面对设备故障,班组摒弃“花钱买省事”的思维,以“自力修复”为破题之策,精细拆解成本,全力攻克难题,把每一分钱都用在刀刃上,以实际成效彰显降本力度。
6米焦化高压站点主控室蓄电池核容设备突发故障时,班组第一时间算清“三本账”:新建成套放电仪需3.765万元,走备修流程需1.506万元,自主修复可依托利旧备件大幅压缩成本。秉持“能修就不换,能省就不花”的原则,技术骨干迅速行动,通过拆解设备、逐点测量,精准锁定电源板故障,从利旧备件库筛选适配配件完成更换。经蓄电池组核容测试,仪器工作正常、数据精准,直接为公司节省备修费用1.506万元——这既是自力修复的实效体现,更是降本增效的生动注脚。
棒一2线粗轧机架整流变14#柜高压断路器突发储能故障时,班组先更换备用设备保障生产,次日便聚焦“降本修复”:外请援助成本高、周期长,自主维修虽无先例,却能大幅节省开支。班组联合车间机械、电气骨干成立攻坚小组,反复研究储能机构结构、模拟拆装流程,最终成功拆解故障储能电机并完成更换,经多次试验储能功能完全恢复。此次维修虽仅节省8796元,却打破了“高压断路器储能电机无法自力修复”的技术瓶颈,不仅亮出“敢啃硬骨头”的降本硬招,更以“自主维修可行”的结论,为后续同类设备降本开辟了新路径。
如今,“先算成本、再定方案,优先自主修复”已成为班组工作准则:设备故障时,先对比新购、备修、自主修复的成本差异;维修过程中,优先选用利旧配件;攻克难题后,总结经验形成标准流程。每一次成功修复,都是降本实招的落地实践,更是“花小钱办大事”的成果见证。

破解安全“老难题”,以创新发明彰显降本真章
班组深刻认识到,降本不能仅靠“节流”,更需依托“创新”驱动。针对传统警示带使用中的安全隐患与成本浪费问题,班组以“技术创新”为突破口,研发智能装备,既破解安全痛点,又实现长效降本,让创新成果成为降本增效的有力支撑。
以往现场使用的一次性警示带浪费严重,盘装警示带则存在安装耗时久、警示效果弱等问题,不仅增加耗材成本,还可能因警示不及时引发安全风险。为破解这一难题,班组开展头脑风暴,借鉴行业先进经验,自主设计“磁吸式声光警示器”:选用低成本元器件严控研发成本,反复调试人体感应灵敏度与声光警示强度,最终成功研发出具备磁吸固定、人体感应、声光双报警功能的便携式设备。
经现场应用验证,这款智能警示器的装拆效率较传统警示带提升90%,且无需重复采购耗材,每年可显著减少警示带费用支出;同时,声光双模式报警覆盖范围更广,能有效提醒过往人员规避风险,防止安全事故发生。既省成本又保安全,这款创新装备既是班组破解安全难题的务实举措,更是“创新驱动降本”的生动实践,完美诠释了“安全与降本可双赢”的深刻内涵。
从规范操作守安全、夯实降本根基,到自力修复攻难题、亮出降本硬招,再到创新发明破痛点、彰显降本真章,中南股份能源环保部动力车间开关站班始终以“实招”谋划降本,以“真章”检验成效。未来,班组将继续聚焦生产痛点难点,拿出更多降本硬招、创新实招,为公司高质量发展注入更强劲的动能。 (蔡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