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王起津 通讯员戴鹏举)6月22日,在海南陵水海域,我国最长的深水油气管道、“深海一号”超深水大气田二期关键控制性工程——Φ20英寸(Φ508毫米)海底长输管道铺设完工,标志着我国深水长输海底管道建设能力和深水装备技术实现重要突破。《中国冶金报》记者从天津钢管制造有限公司(下称天津钢管)获悉,该工程近1000米深海中铺设的9425根国内最大管径无缝海管全部由天津钢管提供。
“深海一号”二期工程是我国首个深水高压气田,从地层里开采出的油气成分复杂,温度高、压力大,常规材质的海管无法满足生产需要。为此,该项目在深水环境下首次采用“114公里深水大口径无缝钢管+1.5公里深水双金属复合管”组合方案,搭建起连接“深海一号”二期工程油气输送“主动脉”。
由于海管内部要承受高温高压及流体腐蚀,外部面临海浪、台风、内波、泥沙迁移、地质断层等恶劣条件挑战,且海管要在海底服役20年乃至更长时间,所以对管道性能的要求非常高。“深海一号”二期工程所用的Φ20英寸海管,是连接陵水25-1油气区北管汇和崖城13-1平台的混输海管,不仅创造了我国目前海管壁厚新纪录,而且是国内首次水下回接距离最远的深水混输海管。天津钢管联合用户技术团队进行技术攻关,成功实现海管研发制造的国产化,自主完成“深海一号”二期工程使用的Φ20英寸深水混输海管设计、研发、生产全过程。
此次大管径、大壁厚的特殊材质海管研制在国内尚属首次。据技术人员介绍,去年5月份接到生产任务后,天津钢管立即为用户量身定制生产方案,精心组织生产、试验等相关工作。
在生产过程中,天津钢管充分发挥世界第一套最大口径508毫米PQF机组的优势,通过优化化学成分,采用高精度轧制工艺和先进的热处理工艺,满足了高强度、高韧性的指标要求,刷新了国内该领域管线管最大外径纪录,成为国内首个成功生产508毫米口径深海管线管的企业。
《中国冶金报》(2023年07月06日 01版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