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创新是赢得发展主动权的必然选择。今年以来,酒钢坚持科技自立自强,以更加强烈的紧迫感危机感,牢牢抓住科技创新这个“牛鼻子”,大力推进新产品研发,落实“技术+产品+服务”的技术营销措施,着力突破全产业链“卡脖子”技术难题,努力在更多领域实现突破和领跑。
“关键核心技术是要不来、买不来、讨不来的。必须集中力量打好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引导和组织优势力量下大力气解决一批‘卡脖子’问题,加快突破瓶颈制约,努力实现关键核心技术自主可控。”按照既定工作思路,酒钢重点从建设创新平台、打通创新供需通道、压茬推进重点专项等方面,深入开展科技创新工作。
酒钢注重搭建多元创新平台,重点推进纳入创新联合体的20项科技项目,其中“低膨胀铁镍合金4J36制造技术及产品开发”等科技项目取得阶段性成果。持续加强与“一院三所”合作,合作开展的“钢铁冶炼设备耐温油脂及固体润滑技术研究”等3项项目按期完成目标并通过结题验收。组织建立桂卫华院士冶金智能数字化创新中心、酒钢零碳智慧能源系统创新中心、酒钢—华为产业数字化研究分院。充分发挥西沟矿5G+智慧矿山项目典型示范带动作用,持续推进镜铁山黑沟矿5G+智慧矿山、桦树沟矿区井下采掘设备5G智能化改造。依托博士后工作站,引进3名博士后研究人员进站工作。针对集团公司各实验室运行情况、相关实验设备作业率等,组织开展相关调研、评价,并形成了酒钢集团科研实验室建设及运行情况评价报告。
为打通创新供需通道、激发人才创新活力,酒钢进一步拓宽对外技术合作渠道,集聚外部智力资源,主动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行业头部企业等进行合作攻关,新签订技术合作项目49项、合同总金额达到3986.9万元。同时,充分发挥院士创新中心作用,组织完成“冶金智能数字化院士创新中心第一次学术委员会议”,并开展了合作项目论证工作;联合中核四〇四开展军民融合领域高精尖产品、技术和服务合作;加大“民参军”产品研发力度,加快推进省列重大专项第四代核电快堆用316H不锈钢研发生产工作。
在营造良好创新环境的基础上
酒钢集中优势力量
压茬推进重点专项
高锰无磁钢试用改进国产保护渣后板坯表面质量显著提升,主持制定的《电力变压器用高锰无磁钢板》行业标准已发布实施。
S31254的NO.4产品表面质量、粗糙度达到日本冶金、奥托昆普先进水平。
第四代核电快堆用关键不锈钢材料铁素体含量控制难点问题得以彻底解决。
研发试制的因瓦合金材料热膨胀系数等关键技术指标满足标准要求,上半年累计创效超370万元。
“光热电站熔盐储罐用不锈钢制造技术及产品开发”项目,实现酒钢不锈钢光热熔盐储罐用347H材料首次批量供货北京某公司光热熔盐电站。
“氢燃料电池用不锈钢材料研制开发及应用推广”项目,实现关键性能指标均满足极低温储罐用钢指标要求。
重点推进“转炉底喷粉扩大试验”项目,关键技术指标进步明显。
“铝电解槽能量流智能优化调控及余热利用技术开发”项目稳步推进,目前4台电解槽集热系统、换热机组已完成安装调试并稳定运行。
在多项创新举措的加持下
酒钢科技创新结出硕果
上半年,集团公司科技投入强度预计完成3.10%,科技投入同比增加0.75%;研发费用强度按计划完成1%,研发费用同比增加26.14%。新产品研发试制及扩大试验量同比增长11.6%,完成年计划的64.2%。获国家知识产权局受理专利366件,其中发明专利占比25.9%。获得甘肃省科技进步奖4项,甘肃省专利奖2项,甘肃省工业优秀新产品4项,甘肃省冶金有色工业科技进步奖32项。组织申报甘肃省科技重大专项7项、嘉峪关市科技计划项目23项。主编、参编技术标准6项,其中国际标准1项、国家标准1项、行业标准3项、团体标准1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