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特约通讯员 张建 通讯员 贾伟
他们从事的是因高温而生的工作,但他们做的是让人清凉的事业,这是人们对空调维修工的形象比喻。在山钢莱芜分公司检修事业部,也有这样一群人,面对入夏以来持续的酷热考验,他们头顶烈日,挥汗如雨,默默付出,为职工清凉度夏提供保障。8月3日,笔者走进该事业部制冷班,记录下了职工们们辛勤付出的画面。
当天上午8时,简短的班前会后,在班长刘春峰的带领下,职工们“全副武装”赶往现场。该事业部制冷班上午第一项工作是到型钢炼钢某班组处理空调故障。来到现场,不到10分钟,职工们就查明了空调故障原因——是电容故障导致空调不制冷。查明到了原因后,职工们迅速进行处理。
笔者了解到,为保证稳定运行,该事业部制冷班对所负责的700余台制冷设备逐一建立起了电子档案和“就诊”记录,并赶在暑期来临前,主动出击,有计划地对所有设备进行全覆盖式“体检”;重点对铁、钢、轧等生产热线关键岗位制冷设备的系统压力、出风量、压缩机等各项数据进行对比,对设备运行状态等信息实行动态管控。今年初以来,该事业部制冷班共消除各类隐患40余项,保证了制冷设备时刻处于可控状态。
按照当天的工作安排,笔者又跟随职工们来到了型钢炼铁区域。因空调不制冷,职工们利落的拆解开室外机进行检查,仅几分钟,汗水就已浸透他们的工作服。刘春峰说:“从压缩机流出的液体颜色分析,这台空调压缩机损坏了,需要更换!”随后,他带着大伙儿登上梯子,迅速拆解室外机。刘春峰说:“空调出故障,90%都要开外机检查,而最常遇到的是充氟、换电容,或者是疏通或焊补管道,需要职工快判快处,提高检修效率。”
笔者在采访中了解到,自今年入伏以来,该事业部制冷班接到的用户设备报修量较往年增加了近1倍。如何提升响应速度成为其工作的“首要问题”。为此,该事业部制冷班以创建“十佳文明服务窗口”为契机,将过去“点对点”维修模式转变为“点带面”的机动服务模式,实施“就近服务”等多项服务举措,全面提升服务效率。前不久,某制冷设备漏水,生产区域室内闷热且不通风,室内温度瞬间升至近50摄氏度,如同“蒸笼”一般。接到报修指令,该事业部制冷班立即实施“就近服务”,兵分两路,职工们顶着高温,仅用15分钟就疏通了排水管道,用最短的时间恢复了空调的正常运行。
“每年天气最热的时候,也是班组最忙的时候,但通过我们的努力,能给更多的职工带来清凉,我们心里更踏实。”现场处理完故障,刘春峰说道。
《中国冶金报》(2021年8月10日 03版三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