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通讯员 刘宇诗
3月18日上午,一则题为《喜报!我司两个青年集体入选2023年度全国青年安全生产示范岗》的消息一经发布就在三钢集团技术中心原燃料取样岗的工作群里“炸开了锅”。
原燃料取样岗早在2020年就曾获评为全国钢铁行业“青安杯”竞赛最佳青年安全监督岗,此次又入选2023年度全国青年安全生产示范岗。这群年轻人解答安全生产这道“方程式”真有“招”。
加:实操培训,增加安全生产砝码
“采取样品的时候,视野存在很多盲区,我现在站在采样机底下,大家看得见我吗?”
“在实际工作中,大家干起活儿来都会忽略掉一些细节,但往往这些被我们忽略的细节就是保障自己生命安全的关键。”
……
2022年7月份的一天,在三钢安全教育体验馆刚刚开馆之际,一场别开生面的安全培训正在三钢汽车取样现场开展。精煤取样员庄绵泰体验了高空坠落冲击体验,戴上VR(虚拟现实)头盔的他仿佛置身于高处的建筑平台上,因为违章操作从高处坠落,天旋地转的场面让他一度分不清是现实还是虚拟场景。体验结束后,庄绵泰的额头不禁冒出了汗。传统安全培训多是通过会议形式,相较之下,三钢选择将培训教室“搬”到会议室以外的地方,帮助取样员们掌握安全生产技能,为安全生产增加砝码。截至目前,这样的安全培训已累计开展了40余场。
减:攻关巧思,减少安全生产阻碍
2023年2月份的一个深夜,室外突然刮起了大风、下起了雨,在大多数人都进入梦乡的时刻,原燃料取样岗甲班班长郑超正准备出发前往工作岗位。与以往一样,郑超提前到岗,在了解了上个班组的翻卸车和进出物料情况,穿戴好劳保用品后,带着组员出发前往取样现场。狂风暴雨他早已见惯不惊。出发前,郑超除了反复叮嘱每个组员穿戴好劳保用品外,还会仔细留意他们是否佩戴了“闪光肩章”。这个被取样员们称为“闪光肩章”的小物件体积如打火机大小,能轻易挂扣在工作服上,并持续发出红蓝色高频闪光,挂扣上肩章的取样员们在夜晚就如同“移动的警示灯”。
“‘闪光肩章’最早是由我们提出并运用于日常工作中的,后来被很多分厂借鉴学习,现在类似的‘闪光肩章’出现在越来越多的三钢现场操作人员的肩上。”说起肩章的由来,质计部原燃料站副站长、青年安全示范岗岗长余福龙言语间充满了骄傲。小小的肩章充满了一线工作人员的巧思,点点闪光汇聚成安全生产的星河,助力安全生产阻碍减少。
乘:快问快答,显著增强安全意识
2020年—2023年,原燃料取样岗连续3年实现无人身伤亡、质量、设备等重大事故,安全操作达标率为100%,资产安全完好率为100%,满分成绩的背后和他们实行常态化安全生产教育密不可分。
在取样岗的办公区域,取样员们见面都是以“岗位安全知识快问快答”的方式打招呼。
副工长戴晶看见迎面走来的龙车取样员杨辉龙开口就问:“生铁取样时,为什么要把车辆停在不阻碍交通的位置?”
“现场环境复杂,容易发生安全事故。”杨辉龙脱口而出。
“那我也来考考你,取样时眼睛里不小心飞进了石灰粉尘,要怎么处理?”副工长胡伟强一边整理留样区的石灰石一边问道。
“我知道!先用棉签将伤者眼球中的石灰粉尘擦拭干净,再用洗眼器清洗,并立即送往医院进行检查。”就在杨辉龙思考的短短几秒钟里,一旁的龙车取样员王隆锦率先说出了答案。
“我想到了,就是说慢了!胡工,你再问一个,我一定抢先答出来。”每当一个问题抛出来,取样员们就抢着回答,气氛非常热烈。
“一开始,大家在路上看见我们,因为害怕被提问,大多数人都会调头就走。渐渐地大家明白了逃避解决不了问题,还不如老老实实把岗位安全知识学好学透。”这样的变化让副工长戴晶十分欣喜。
“如果一个职工在岗位上出了意外,他的家人也免不了受影响。对于我们来说,安全生产‘方程式’从来不是一道难解的题,解法有上百种,但目标答案只有一个——守护所有职工的安全。”在岗长余福龙的心里,安全生产这张试卷只能永远拿满分。
《中国冶金报》(2024年03月27日 08版八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