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春来2008年从江西理工大学毕业参加工作以来,一直扎根高炉生产一线担任值班工长,从事高炉炼铁技术操作与工艺管理,现为宝武集团中南股份炼铁厂6号高炉炉内班班长。
作为6号高炉炉内班班长,何春来始终奉行“生产现场的困难点就是自主管理的创新点”的思想理念,在“陈生利蓝领创新工作室”指导下,他积极带领青年员工开展现场创新创效,扎实推进员工自主管理活动,努力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消耗,改善员工作业环境;研发新技术、新工艺解决现场作业难题,消除生产风险与隐患,减轻现场工作量。自担任班长以来,他以“严格苛求创一流”的精神,践行“绿色低碳”生产理念,带头坚持“积少成多”、“算账经营”理念,持续优化现场操作,努力实现降本增效。
优化冲渣系统操作降成本
为了降低高炉小冲渣系统电耗,何春来组织攻关团队对小冲渣运行规律进行调查,发现在高炉堵口后的第8分钟进行降频、降速是最经济合算的,既能保证冲制箱里的渣水混合物抽干净,又可以保证岗位员工有充足的时间进行切换渣沟操作。为此他们对高炉小冲渣系统操作进行了优化。对比原来高炉堵口15分钟后降速,此次高炉小冲渣系统操作优化,每年可以实现节电降本6.65万元。
节省测温热电偶消耗降成本
测温热电偶是高炉测铁水温度的常用消耗品,一般情况下,岗位人员每次在测温操作完成后,就会随手将刚测完铁水温度的热电偶丢到铁水沟中烧掉。何春来通过观察发现,刚测完铁水温度的热电偶,只要热电偶头部的U型玻璃未破损,就还可以进行二次测温!他立即组织热电偶回收、确认、修复,尽量再在生产现场投入使用,使得6号高炉测温热电偶消耗直接缩减50%,按高炉目前的测温频次,每年可实现节省热电偶消耗降本2.37万元。
改进氮气控制模式降成本
为保证炉顶设备运行安全,实现高炉炉顶气密箱手动氮气阀开度精准控制,避免氨气资源浪费,今年9月份以来,何春来带领团队对高炉氮气运行模式进行智能化控制改造升级,将炉顶气密箱氮气调节阀改成电动阀控制,由电脑模块自动调小氮气阀开度,从而达到精准控制阀门开度、最大限度节约氮气资源的目的,同时从根本上降低了岗位员工工作量。对比改造前,7号高炉炉顶气密箱氮气阀每年可节氮降本83.68万元。
何春来被高炉车间党总支评为优秀党员和“党员创新创效模范代表”。每当领导和同事夸赞他时,他总是笑着表示:“我是一名党员,在生产一线通过小技改、小发明为职工群众做些实事,消除生产风险与隐患,减轻现场工作量,降低生产成本,我的内心也充盈着满满的自豪与荣耀感,再苦再累也值得、感到很开心。”何春来表示,作为一名党员、班长,在以后的工作中将进一步加强学习,勇于创新,争取获得更大的成绩,努力创造更多的效益来回报企业对自己的培养,进一步带领班组员工为企业的降本增效贡献力量。(何勇 杨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