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通讯员 张志喜
“在水厂这条生产线上,我技改的灵感或来源于每一次的学习机会,或来源于一些生活经历,或来源于自己的一次突发奇想……总而言之,我总试着向细节要技改的灵感。这些灵感的实施让水厂提升了效率,降低了故障率和岗位人员劳动强度等,能带来如此多的好处,何乐而不为呢?”首钢水钢瑞泰大自然饮业公司SQTI(水钢全员快速改善)管理体系推进员杨涛说。
去年1月份,杨涛参加贵州贵阳水博会时,了解了大厂新设备的工艺流程等。回来后,他就动起了脑筋:“能不能优化我们自己的水厂流程,提升生产效率?”
回到公司后,他观察到,其他厂家水桶内洗时间为12秒到15秒,而大自然水厂用时为19秒到21秒。“作为流水线作业,一道工序延长3秒,整个清洗工序有12道细分工序,整套流程下来我们就要比别的厂家多用36秒,无形中降低了生产效率!”杨涛说。针对这一情况,杨涛与同事一起改造程序和调整PLC(可编程控制器件)里的内洗时间,由19秒缩短至15秒,还将之前的内洗压力值调至3倍压力,让水桶清洗得更干净。
在流水线作业中,有一道工序是套标机对桶口进行套标作业,此前每次套标10张膜,一般有5张至6张会套歪,需要岗位人员扶正。“为什么膜会被套歪?”细心观察后杨涛发现,套标工序从套标机出来后再到人工灯检处是同一根皮带,进行灯检的人有时会拿起桶进行摇晃检查,造成皮带抖动,因此在套标时容易套歪。这影响生产效率不说,还增加了岗位职工的劳动强度。经过反复试验论证后,他决定把一整根皮带改成两截皮带,并在中间增加一台电机,保证摇晃桶时不影响套标作业,改造后成功提升了套标的准确率。
水厂吹瓶机上坯夹子配件是铜质的,经过多年磨损,配件内有间隙,运行中很难让夹子精准对位,影响生产。为此,杨涛和他的同事与厂家沟通购买新配件,但厂家反馈,由于设备已更新换代,这一配件只能定做,每个配件需要1000元。“能不能用其他材质的配件来代替呢?”杨涛问自己。随后,他通过现场多次试验,决定用塑料件填补间隙,不仅节约了成本,后续维护更换也更为方便了。
今年初以来,水钢持续将建立“SQTI”管理体系作为深化精益管理、增强生存竞争力、打好高质量发展基础的重要抓手,水钢基层各级单位的干部职工思想认识、工作作风、方法思路也不断转变,设备缺陷整改、安全隐患防范治理、生产作业现场环境整治方面都取得了看得见、摸得着的改变和成效。从发生在杨涛和他的同事身边的故事可以看到,“SQTI”正持续发展成为该公司基层单位的一种新风尚,大家都铆足一股劲,以“SQTI”为抓手,持续推进安全环保、产品质量、效率效益的提升。
《中国冶金报》(2025年03月12日 07版七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