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7日,方大萍安钢铁安源炼钢厂员工王礼军的手中,接过了一面满载感激的锦旗。伤者妻子王海英与妹妹专程登门,送上了“危难伸援手 义举暖人心”的滚烫谢意。这面锦旗背后,藏着一个深夜街头守护生命的温暖故事。
时间回溯至9月6日凌晨0时50分,夜色正浓。刚下中班的王礼军途经天虹广场附近时,目光突然被路边一幕揪紧——一名骑车人不慎摔倒,蜷缩在地动弹不得,伤势明显不轻。更让人揪心的是,伤者的手机摔落在旁、屏幕碎裂,早已无法使用,他躺在路边孤立无援。
见状,王礼军没有半分迟疑,快步上前蹲在伤者身边查看状况。他一边用温和的语气轻声安抚,帮伤者平复慌乱的情绪,一边想办法联系家属:凭着伤者断断续续、模糊不清的口述,他反复核对姓名、住址等信息,几经周折才终于拨通了伤者妻子王海英的电话。电话里,他细致描述现场情况,让那头焦急万分的家属总算有了一丝安稳。
得知王海英对萍乡的路况不熟,正搭乘出租车匆忙赶来,王礼军始终握着电话不放,耐心指引路线。此前,他已拨通萍乡市120急救中心电话,反复强调“伤者情况紧急”,催促救护车火速赶往现场。“多等一秒都可能有风险!”考虑到这一点,王礼军又特意叮嘱王海英不必绕道现场,直接前往医院急诊科等候;而他自己,则始终守在伤者身边,寸步不离地观察情况,直到远处传来120救护车的鸣笛声。
救护人员赶到后,王礼军主动上前搭把手,小心翼翼地协助医护人员将伤者抬上救护车,还特意跟车一同前往医院。直到看着伤者被顺利送进急诊室,确认就诊手续、家属对接等事宜都安排妥当,他才悄悄转身离开,没留下一句多余的话。
“真是万幸,送医及时。”事后,接诊医生的话让王海英一家既庆幸又后怕。经检查,伤者摔倒后不仅造成右腿粉碎性骨折、肋骨断裂,更突发脑溢血,“要是再晚来十分钟,后续治疗难度会大大增加,甚至可能有生命危险。”正是王礼军的及时援手,为伤者抢出了关键的“生命窗口”。经救治,如今伤者情况已基本稳定。
当王海英带着酬金和锦旗来到单位,当面向王礼军表达感谢时,王礼军连忙摆手婉拒,微笑着表示:“这就是件举手之劳的小事。换作任何人,看到这种情况,肯定都会伸手帮一把的。”王海英紧紧握着王礼军的手,激动地说:“王大哥是我们家的恩人,这份恩情我们一辈子都铭记于心。”
王礼军的善举迅速在方大萍安钢铁传开,同事们纷纷为他点赞。“他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助人为乐的真谛!”有同事感慨道,王礼军不仅展现了钢铁工人应有的担当,更为身边人树立了榜样。在危急时刻毫不犹豫地伸出援手,帮助他人后不求回报,这种精神才是我们最应该学习的“正能量”。
深夜的街头,王礼军的身影或许普通,却用一份发自心底的善意,为这座城市点亮了一抹温暖的光。他口中的“举手之劳”,藏着不图回报的无私,也藏着危急时刻的担当:这份善举,帮助一个家庭避开了更大的不幸,体现了人与人之间的“守望相助”。其实善举从不小,它能暖了人心,能让正能量在街巷里、在人群中悄悄流淌,也能让更多人相信:这个世界,正因这样的“平凡英雄”,才变得愈发温暖、愈发有力量。(廖鑫 孙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