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克新
今年初以来,我国钢材出口势头始终较为强劲。海关总署最新统计数据显示,7月份,我国出口钢材730.8万吨,同比增长9.5%。今年前7个月,我国累计出口钢材5089.2万吨,同比增长27.9%。另据统计,今年前7个月,我国出口机电产品总额同比增长4.4%,占出口总值的58.1%。其中,汽车出口额同比增长118.5%,远超同期外贸出口平均增速。
据测算,7月份,我国钢材净出口663万吨,同比增长12.8%,增速较6月份提升10.9个百分点。今年前7个月,我国钢材累计净出口4647.3万吨,同比增长38.7%。必须承认,钢材出口的强劲势头在很大程度上消化了国内供应压力。
究其原因,我国钢材与耗钢产品出口大幅增长的主要原因是我国相关产品物美价廉和国际市场需求旺盛。此外,人民币对美元的适度贬值,也进一步提高了我国相关产品的出口竞争力。
我国钢材与耗钢产品大量出口,已成为拉动钢材需求总量增长的重要引擎。据测算,今年前7个月,我国钢材需求总量同比增幅在2%以上,如果没有同期27.9%的出口增长率贡献,需求或许会陷入负增长局面。
同时,钢材大量出口成为平衡国内钢材市场供需关系的重要力量。据测算,今年上半年,我国累计增产粗钢876万吨,而同期多出口粗钢1000余万吨(按照钢材出口量折算),这说明钢材出口完全消化了今年上半年的粗钢增量,且还有富余。
虽然钢材出口是平衡供需关系的重要力量,但我们一定要关注国内钢铁与成品材的增产压力。如果钢企过度增产,大大超过了出口的消化能力,那么必将成为后期国内钢材市场的沉重压力。
当前,我国钢材出口价格优势依然存在,且优势相较7月底略有扩大。虽然海外钢铁供给有所恢复,但考虑到我国钢铁行业出口订单指数有所回升,将对钢材出口形成一定支撑。
针对后期我国钢材出口态势,笔者认为,考虑到上述因素将继续存在,短期内不会消失,预计后期钢材出口将继续保持较大规模,月度同比增幅还会有扩大空间,全年钢材出口将高于去年整体水平。
《中国冶金报》(2023年08月15日 07版七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