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大商所不断深化与中国宝武等钢铁企业的沟通合作,为钢铁企业提供全方位风险管理服务,推进铁矿石期、现货市场相互融合、同频发展。铁矿石期货市场运行总体平稳、功能不断发挥,在现货市场价格波动期间为钢铁企业提供了避险工具。目前,参与铁矿石期货交易的产业企业已达1500余家,包括110余家钢厂、1300余家贸易商和10余家国内矿山企业,鞍钢、河钢、华菱、沙钢等均设立了铁矿石交割厂库,深度参与期货交易交割业务。
随着我国铁矿石期货价格影响力的不断提升,河钢、南钢、旭阳集团等钢铁、焦化企业已开始探索利用期货套保和期货定价工具,在行业内推广以期货价格加升贴水的基差贸易模式,实现了从提高风险管理能力到提高企业综合竞争力的转变。
2018年,河钢国际和嘉吉公司签订了200万吨铁矿石基差贸易的总体框架协议,并在当年7月份至12月份开展了60万吨铁矿石贸易,这是当时国内最大的一笔铁矿石基差贸易。“我们跟河钢国际合作的结果很好,在行业内引起了反响,多家国有和民营钢企和我们探讨基差贸易合作。现在越来越多的钢企和贸易商把铁矿石期货作为贸易定价依据,基差贸易将成为行业贸易的一大趋势。”嘉吉公司相关业务负责人认为,钢铁行业推广基差贸易可以降低长协、海漂货采购比例,规避由于汇率变化和价格波动引起的海漂货与港口货价格倒挂,降低采购成本。同时,基差贸易将铁矿石绝对价格风险分解为基差风险,把现货市场风险转移到期货市场。对于部分国有钢企而言,基差贸易还可以简化采购流程,使采购议价过程公开透明,省去了传统招投标等业务环节。
据嘉吉公司相关业务负责人介绍,典型的案例发生在2017年12月份,唐山瑞丰钢铁公司计划采购17万吨的海漂矿。当时铁矿石普氏指数价格较高,预计2018年1月份价格回落,如果以普氏指数计价采购海漂矿,2018年1月份到港后,该公司将面临因价格下跌带来的货值损失。为此,该公司希望以人民币计价采购港口现货。明确客户需求后,双方开展了合作:嘉吉以2017年12月份的普氏指数定价,从唐山瑞丰钢铁购买装期为2017年12月份的海漂PB粉17万吨。完成进口通关后,嘉吉再以港口现货的形式通过基差贸易卖给瑞丰钢铁,点价时间延至2018年1月份,从而帮助瑞丰钢铁把外盘风险转化为铁矿石基差风险,同时也规避了汇率波动带来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