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市场调研部
7月份,我国出口钢材782.7万吨,环比减少91.8万吨,同比增加51.9万吨;出口平均单价为790.1美元/吨,环比上涨2.3%,同比下跌8.9%。7月份,我国进口钢材50.5万吨,环比减少7.0万吨,同比减少17.3万吨;进口平均单价为1764.0美元/吨,环比上涨9.6%,同比上涨10.1%。
1月—7月份,我国出口钢材6122.7万吨,同比增长21.8%;出口平均单价为780.2美元/吨,同比下跌24.8%;出口钢坯182.4万吨,同比下降5.6%;粗钢净出口5959.6万吨,同比增长1078.8万吨,增幅达22.1%。我国进口钢材412.2万吨,同比下降6.7%;进口平均单价为1664.9美元/吨,同比下跌2.0%;进口钢坯145.9万吨,同比增长7.5%。
钢材出口量连续2个月下降
7月份,我国钢材出口量环比已连续2个月下降,呈现“量减价升”特征,对越南、土耳其出口下降较为明显。
多数钢铁产品出口量环比下降。
7月份,我国多数钢铁产品出口量环比下降,“量减价升”特征明显。当月出口减量主要来自中厚宽钢带,占钢材出口减量的43.1%,环比下降35.3%至近18个月最低值,其出口均价环比上涨6.9%;热轧窄钢带、棒材、无缝管、中板等产品出口也表现为“量减价升”。
1月—7月份,在22大类钢材品种中,仅棒材和无缝管出口量同比下降,其他20类品种均同比增长,且所有品种的出口均价同比下跌;出口增量主要来自热轧卷板和涂镀板,分别占钢材出口增量的43.6%和20.5%。此外,多数品种出口量的累计增速呈逐月递减态势,但中厚板出口量累计同比增长14.2%,较今年初扩大10.9个百分点。
7月份,我国出口不锈钢材41.1万吨,环比下降9.3%。1月—7月份,我国出口不锈钢材277.5万吨,同比增长19.0%。出口增量主要来自越南,对越南不锈钢材出口量同比增长58.4%至25.2万吨,出口量仅次于对印度出口量。
对越南、土耳其出口降幅最为显著。
7月份,我国对多数国家出口环比回落,其中对越南、土耳其降幅最为显著;对泰国和巴西出口有所增长。1月—7月份,我国对东盟出口1881.4万吨,同比增长29.8%,其中对越南出口699.9万吨,同比增长61.5%;对海合会国家出口652.8万吨,同比增长38.5%,其中对阿联酋、沙特出口量同比增长50.2%、43.1%。
我国出口初级钢铁产品环比增长14.9%。
7月份,我国出口初级钢铁产品36.0万吨,环比增长14.9%。1月—7月份,我国累计出口初级钢铁产品192.5万吨,同比下降3.5%。其中,仅钢坯出口量同比下降5.6%,其他均有不同程度的增长。
钢材进口量降至有数据以来最低水平
7月份,钢材进口量降至有数据以来的最低水平,自多数国家进口均有所下滑,且冷轧卷板进口量下降明显。
主要品种进口量环比回落。
7月份,主要品种进口量环比回落,进口减量集中在冷轧卷板,其中冷轧薄板、冷轧薄宽钢带环比分别减少45.9%、22.3%。1月—7月份,主要品种进口量同比继续下降,电工钢板和冷轧薄宽钢带下降幅度较大,同比分别减少52.6%和27.9%。
7月份,我国进口不锈钢材7.3万吨,连续3个月环比回落,较4月份减少8.4万吨,其中冷轧不锈薄板减少6.1万吨。1月—7月份,我国进口不锈钢材81.2万吨,同比增长1.9%;自印尼进口64.8万吨,同比增长7.5%,占进口总量的79.7%。
我国自多数国家及地区进口保持下降态势。
7月份,我国自多数国家及地区进口保持下降态势,自日本、印尼、德国及中国台湾进口环比均下降20%及以上,仅自韩国进口环比有回升。1月—7月份,我国钢材进口80%来自日本、韩国和印尼,自日、韩进口量均出现下滑,仅自印尼进口同比增长7.4%。
我国进口初级钢铁产品环比增长25.1%。
7月份,我国进口初级钢铁产品25.6万吨,环比增长25.1%。其中,钢坯进口量增长1倍以上,主要来自阿曼和伊朗。1月—7月份,我国累计进口初级钢铁产品200.9万吨,同比下降11.9%。
短期钢材出口仍将维持较高水平
6月份以来,我国钢材出口连续下降,“量增价跌”态势有所缓解,但我国遭受贸易救济原审案件呈持续增长态势。1月—8月份,原审案件已达15起,其中越南对我国热轧卷板发起反倾销调查,涉案金额达到48.4亿美元,为我国今年初以来涉案金额最大的原审案件,已引起多方高度重视。预计贸易摩擦升级或对钢材出口形成一定抑制作用,但在内贸压力较大、内外价差处于高位的背景下,短期钢材出口仍将维持较高水平。

《中国冶金报》(2024年09月11日 07版七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