粟坤全
9月25日以来,煤焦钢矿期货价格指数持续下跌,并在国庆节后首个交易日延续下行趋势。其中,铁矿石、螺纹钢和热轧卷板期货价格下跌幅度较大,焦煤、焦炭期货价格虽在“双节”(中秋节、国庆节)前两日上涨,但上行乏力,节后也跟着回调。
下游需求端偏弱是此番下跌的主要原因。钢铁市场行情具有一定的季节性,即所谓的“金九银十”,通常在9月、10月份的需求较大,对价格形成支撑。然而,今年的旺季并不旺,下游需求不温不火。相关机构统计数据显示,9月份钢材五大品种周度平均表观需求为950.37万吨,环比略微增长1.8%,但同比下降4.9%。其中,螺纹钢的环比回升幅度是7.1%,但同比下降11.4%。热轧卷板同比、环比变化均不大。这个数据与水泥、混凝土、沥青的消费数据基本匹配,显示近来建筑类需求有一定的季节性改善。
钢铁供给也在一定程度上对价格形成牵制。根据相关机构统计数据,“双节”期间全国高炉产能利用率和日均铁水产量分别是92.31%和247.01万吨,环比有小幅下滑,但仍处在高位,产能利用率同比高3.34个百分点。此外,9月份255家钢厂的废钢日耗同比和环比分别增长20.6%和2.9%,表明钢厂扩产较为积极,钢材供给较为充裕。
不过,钢材期货的期限结构并没有出现严重的远期贴水,这与下游需求结构的新变化有密切关系。
一方面,钢材出口的情况较为乐观甚至超预期。从海关总署的数据来看,今年前7个月,我国出口钢材5089.2万吨,同比增长27.9%。出口主要增量在中东、东南亚、拉丁美洲等“一带一路”地区。这些区域内基建、制造业投资的增速较快,造成钢材供给缺口。
另一方面,内需也有一定的韧性,体现为房地产短期萎缩的需求在一定程度上被基建和制造业的增长对冲了。今年初以来,能源、电力、交通运输等领域固定资产投资增速较快,其中风电、光伏等新能源装机量快速提升带动了钢材需求的增长。在传统基建中,铁路运输业、管道运输业也都出现较快的增长。制造业方面,建筑安装工程和设备工器具购置的新增投资也对钢材形成新增需求。
此外,钢材价格回调也在一定程度上压缩钢厂利润,打压扩产积极性。从数据上看,近期全国高炉的盈利面已缩小至30.74%,是今年5月上旬以来新低。高炉热轧卷板与螺纹钢的即期利润也持续下滑。同时,钢厂的热轧卷板、中厚板、钢坯等库存相较往年都处于较高水平。
综合来看,煤焦钢矿近期因弱需求而出现下跌,但是需求结构调整及供给端因素并不支持钢材远期价格继续下行。
《中国冶金报》(2023年10月12日 03版三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