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曦 报道
11月12日,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冶金设备分会二届一次会员大会在厦门国际会议中心召开。本次会议由中钢协冶金设备分会主办,泰尔重工、福建三钢(集团)有限公司承办,中国冶金报社协办。
会上, 泰尔重工股份有限公司智能制造研究所所长吴世祥作了题为《智能制造赋能企业高质量发展》的专题发言。
吴世祥在发言中介绍了国产化赋能,构建产品生态的发展历程:由2000年的万向轴、联轴器、剪刃、滑板到2012年的卷筒、卷取机,由2013年的包装机器人到2015年热轧、冷轧成套技术到2016年再制造及表面技术,2017年产品服务无库存管理到2018年连铸产线服务板材产线服务到2019年长材产线设计及制造。20多年来,泰尔以国产替代进口,现在已覆盖国内国际1000多条轧制生产线、工程公司、设计院和装备制造公司,创造了多个国内第一,填补国内技术空白,提升国际话语权。实现了从单一产品到系列产品,主要产品有成套冷热轧技术、核心设备、核心备件、再制造表面技术、产品产线服务,打通了产品、技术、市场、服务一体化,形成了产品生态链。
吴世祥介绍了智能化总体规划:2015-2019年为信息化,实现可视化企业状态可视、过程透明、数据追溯。2020-2022年为数字化,实现企业制造数字化和运营数字化。2022年后则为智能化,实现企业智能产品、智能制造以及智能决策。
智慧赋能,为数字产品装上大脑的实施路径主要分为技术平台,为智能产品打好基础、数字设计,构建产品数据源、智能制造,保障产品高质量和智能产品,助力钢企智慧运维四个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