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冶金报社两会报道组
记者 樊三彩 报道
记者 顾学超 摄影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提出“加快培育完整内需体系”“完善扩大消费长效机制”;2024年9月26日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强调“把促消费和惠民生结合起来,促进中低收入群体增收,提升消费结构”。这些都为进一步释放国内市场潜力、解决国内有效需求不足的问题指明了方向。

图为王艾竹
全国人大代表,沙钢集团抚顺特殊钢股份有限公司高温二室科研员、高级工程师王艾竹分析认为,当前,我国经济运行面临三方面明显挑战:一是国内有效需求不足问题突出,二是重点领域风险隐患仍然较多,三是新旧动能转换仍面临困境。例如,在房地产领域,“房地产销售弱—融资难—新开工减慢—投资回落”的循环仍未打破,存量房消化困难;在金融领域,中小金融机构风险上升态势仍未根本扭转等。
为此,王艾竹建议,一是提升老百姓的消费需求,如现在国家正在实施的以旧换新,加大乡村振兴中的农房建造、改造及城中村改造力度等政策;二是加大企业的技术改造力度,提升装备水平、生产效率,扩大智能化、绿色化改造需求等;三是进一步改善社会公共设施条件,如公路、铁路、桥梁等基础设施建设等;四是关注社会公共事业需求,如围绕卫生健康需求、养老需求,支持发展相关产业,进一步配套完善社会福利设施等。
王艾竹表示,保持经济稳健高质量发展,需要需求和供给两手抓、两手硬。“只有通过促进有效需求和消费的增加,使需求与供给保持平衡,才能实现经济要素的畅通循环。”她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