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通讯员 沈小平
今年上半年,首钢水钢博宏创业分公司较好地完成了生产经营考核任务,为实现全年任务目标打下了坚实基础。这份亮眼的成绩单,得益于该公司全体干部职工聚心汇力攻打指标、节支降费全力创效、修旧利废倾情保产的拼搏和努力。
乙炔气瓶在使用的过程中,阀杆会因频繁操作出现变形损坏,这不仅给安全生产埋下了隐患,而且会增加企业开支。该公司职工在研究讨论这个问题时,职工熊茂根据自己的详细观察和思考,提出了“能不能对变形不严重的阀杆,采用锤子敲打等方式进行校正,然后二次利用”的想法,大家觉得可以试试。于是,大家找出工具,挑选出几个阀杆,乒乒乓乓地锤打校正起来,然后再重新装上气瓶检测。他们经过不断摸索和积累,逐渐掌握了全流程的校正、修复及更换要领,效果不错,既保证了气瓶安全性能达标,又节约了成本。熊茂说:“账不可不细算,换一个阀杆需要8元,一个月我们如果能回收利用50个,就可以节约400元,一年下来就能把一个职工的月工资省出来了。”
该公司职工认为,节省开支就等于增加利润,工资可以用这种循环回收的方式挣,也可以用改进施工方案的方式挣。
3月份,该公司二轧货场开展大修,按计划需要对货场大门的门柱进行撤除重建。一天,在货场执行安全监护任务的孙跃武突然发现,大门门柱可以不用撤除,只要先把门柱扶正,再用木板制作一个标准的长方形模子,给门柱包裹好,再注入混凝土,凝固后经过粉刷,就能达到美化除“患”的效果。他的想法很快被上级领导采纳,成功为企业节约了1000元的维修成本。
发生在水钢博宏创业分公司干部职工们身上降本节支、增效创效的故事过去有、今天有、明天还会有,正是因为他们立足岗位讲奉献、面对难题有担当,才能为企业实现高质量发展添砖加瓦。
《中国冶金报》(2022年07月06日 08版八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