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为邳州长勺农业公司种植基地。 (泰山钢铁 供图)
本报通讯员 李文树
初夏风暖昼长。5月8日,笔者走进泰山钢铁邳州长勺农业公司的种植基地,看到青青麦穗随风舞动,长势喜人,透着一种丰收在望的喜悦。
土地是推动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资源之一。今年65岁的杜凤伦是江苏省邳州市车辐山镇后埠村的村民。他说:“种了一辈子地,这几年忽然感觉不一样了。”2019年6月份,泰山钢铁积极响应乡村振兴战略,成立邳州长勺农业公司,把村里几千亩田地从农民手中流转过来,搞起了规模种植。杜凤伦摇身一变,成了邳州长勺农业公司的一名技术管理员。他现在不仅能从公司拿到一份固定薪水,而且家里流转出去的10多亩田地还能让他得到一笔可观的收入。“日子越过越好了。”他说。
当日一大早,杜凤伦像往常一样,把锄头绑好,骑上摩托去田间察看病虫灾害、水源灌溉等。“再过几个月就到收割季了,得看紧点儿。”他说。随着麦苗慢慢长高,杜凤伦发现,如今的种植基地有了很多新景象:大片田野,白鹭、野鸭等众多鸟类在这里筑巢,蜿蜒流淌的灌溉渠里不时有鱼儿跃出水面,还有越来越多的游客到这里参观游玩。
同样把家里土地流转出去的村民杜元江开心地说:“土地流转出去后,我在家有田租,还可以外出打工,赚来的钱可都是纯收入。过去到了农忙的时候,在外打工的儿子还得回家帮忙收割,现在儿子也不用一心挂两头了,只管顾好自己的工作就行。”
规模化种田帮助不少当地村民实现了土地、就业“双收益”,同时农田实行种植科学化和管理精细化也提高了土地产出效益。据介绍,邳州长勺农业公司采用了“稻渔共生”的绿色生态循环种养模式,鱼儿可以为水稻除草、松土、增肥,水稻可以为鱼儿供饵、遮阴、避害。同时,该公司坚持不采用化学肥料、农药,保证产出的米是标准的绿色无公害大米,更香甜、更有品质。
邳州长勺农业公司副经理乔波说:“这些年,我们种小麦、养鱼、建米厂,按计划从过去传统的水稻种植公司向新的田园综合体转变,推进产业融合发展,增加当地村民和村集体的经济收入,助力地方乡村振兴。”
“我们农民以后的日子一定会越过越好的!”站在田埂上,杜凤伦欣喜万分。
《中国冶金报》(2023年05月18日 04版四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