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通讯员 罗辉
“全公司上下凝心聚力、众志成城,上半年主要经济指标保持正增长,实现了‘双过半’。”7月14日,鞍钢集团攀钢西部物联公司负责人高兴地说。
今年初以来,该公司干部职工充分发挥专业化整合优势,以最好的状态、最大的努力和最强的斗志投入到工作中,全力推进供产销运衔接,为攀钢稳定生产保驾护航。
优化运输组织,提高工作效率和效益
物流运输是稳产保供的“先行官”。今年初以来,该公司努力克服上半年基地公司检修施工、外部铁路部分站点运输受限等不利影响,从优化运输组织模式、合理调配车辆及人员等方面入手,全面提升运输效率、效益。
加强厂内保产,全力以赴提高运输能力。该公司严格按照运输组织统一指挥、分级负责的原则,与当地铁路局和各生产基地高效协同、密切协作,实时掌握基地运输需求,制订合理、高效的运输方案,实现各环节无缝衔接,全力推进基地保产工作。今年上半年,该公司攀枝花、西昌、江油三大基地铁路总运量达2978万吨,超目标147万吨。
统筹外发组织,提供优质高效的专业化服务。该公司持续发挥一体化管控优势,强化车流组织和内部调配相融合,切实提升产品外发效率。其中,该公司攀枝花、西昌基地分别于6月20日、6月27日实现卷钢全座架运输;卷钢座架循环车从2000辆减少至1100辆,百米座架循环车从24列减少至13列;卷钢专列往返时间从5天~6天压缩至3.5天,最快时只需50个小时即可到达,大大缩短了交货期。
协同配合,构建多层级运输系统。该公司加强公铁协同,通过吊装组织、运输、装卸密切配合等措施,顺利完成热轧板坯的公铁联运作业项目;新三高炉改造期间,完成铁路线路、三电、机车、车辆等设备设施配合改造工作,为新三高炉复产提供了良好的运输条件。
切实加强管控,提升服务保障管理水平
今年初以来,该公司全面开展铁钢界面保供攻坚,促使月均铁水车加盖率达到99%以上,铁水罐配罐准点率提升至99.44%。
强化卷钢全座架运输。该公司协调座架保供,优化装车模式,提升整备能力,助推攀枝花、西昌基地于6月底全面实现卷钢产品全座架运输。目前,攀枝花基地卷钢日装车能力为200车,西昌基地卷钢日装车能力为320车。
推广“蔺家楼”模式。该公司积极推进“蔺家楼”模式(蔺家楼铁路站作业模式),在西昌基地开展试点工作,按“接、卸、清、装、编、发”全流程跟踪,优化清车及装车的作业环境,使西昌基地运输效率大大提升,节约全流程作业时间297分钟。
推进“大锭红送”项目。该公司一方面和炼钢厂相关部门密切联系,对温度控制要求不高的、尺寸较大的钢锭红送并炉运输;另一方面将钢锭红送并炉顺带挂运其他卸空及转运车辆,提高重载率。上半年,该公司累计并炉率达到28.65%。
充分发挥设备潜能。该公司每月定期开展设备检查,督促设备缺陷隐患整改落实,今年上半年故障率较同期持续降低,主要设备故障率较同期下降17%。同时,该公司将攀枝花基地富余或闲置的铁路敞车、公路货车、装载机等分别调配至西昌、江油等基地,实现了物流资源的统一调配。
大力压降延期占用费。该公司通过制订、落实管理办法,强化源头控制、加强卸车组织、专人分析、清理大点车等措施,连续5个月实现延期占用费压降月度目标。今年上半年,攀钢钒、西昌钢钒产生的延期占用费同比减少了107万元。
今年初以来,为充分调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提高全员工作效率,该公司还建立健全绩效机制,将各作业区级单位职责定位由“保产”单元转变为“保产+创效”单元,激发降本创效的内生动力,促进该公司绩效管理水平提升。自实施以来,该公司各基层单位锚定目标,紧盯绩效指标,在开拓市场、对外创效、降本节流方面下功夫、出业绩。同时,该公司员工的角色和心态也都有了较大转变,工作热情高涨。例如,党员兰彪修理损坏的捣固机,帮助该公司减少了铁路专用工具采购费用。
《中国冶金报》(2023年07月19日 08版八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