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杨悦
4月17日,安赛乐米塔尔(下称安米)发布2024年可持续发展报告,介绍了2024年安米集团在安全绩效、气候行动、环境足迹、创新驱动、社区与供应链、治理与透明度六大方面所开展的重点工作。
根据这份报告,2024年,安米“范围1”和“范围2”绝对排放量为1.02亿吨,较2018年基准年(1.88亿吨)下降46%;通过剥离高碳资产,平均碳强度降至1.75吨二氧化碳/吨钢,低于世界钢铁协会公布的全球平均值(1.92吨二氧化碳/吨钢)。若剔除已剥离资产调整基准,2024年安米集团整体运营碳强度较2018年的基准线降低了5.4%。
在这期间,安米投入了10亿美元开展减碳行动,包括电弧炉工艺转型、能效提升与清洁能源采购、金属原料供应保障及多元化。针对可再生能源投资,安米目前总装机水平达2.3吉瓦,其中在阿根廷的130兆瓦级别风光项目已投运,可满足当地30%的用电需求,180兆瓦级别的风电项目正在推进中,预计于2027年完工。安米还在巴西开发了554兆瓦级别风电+200兆瓦级别光伏项目(Casa dos Ventos)、265兆瓦级别光伏项目(Atlas Renewable Energy);在印度投资7亿美元开发了1吉瓦级别风光项目,已于去年9月份开始以低于当地电网价格向安米新日铁印度公司(AMNS)供能。针对金属原料布局,安米收购了收购3家废钢回收企业,新增100万吨废钢处理能力;其在加拿大的工厂(Port-Cartier)的直接还原铁级铁矿石产能已从300万吨扩大至1000万吨;其在墨西哥与巴西的直接还原铁供应链也在持续升级。
“2024年,由电弧炉工艺生产的钢铁,在我们全球钢铁产量中的占比已达到1/4。”安米首席执行官阿迪蒂亚·米塔尔(Aditya Mittal)在报告中介绍,“同时,我们也发现了一个越来越明显的趋势,像采用碳捕集、利用与封存技术,或者转向绿色氢气直接还原铁—电弧炉(DRI-EAF)这类炼铁方式,很可能要到2030年之后才具备经济效益。”
根据区域成本结构与产品需求
灵活配置产能
“作为全技术路线覆盖的国际钢铁巨头,我们根据区域成本结构与产品需求灵活配置产能。”安米在报告中如是表示。
根据报告,2024年,安米在全球范围内运营高炉32座,年产能可达6090万吨;运营转炉43座,年产能达6720万吨;运营电弧炉28座,年产能达2400万吨;直接还原铁/热压块铁(DRI/HBI)设备11套,年产能达1030万吨。
安米还在报告中公布了旗下低碳排放钢生产典型案例。一是在西班牙用废钢—电弧炉生产板材,碳排放强度达到600千克二氧化碳/吨钢。二是在卢森堡用废钢—电弧炉生产长材,碳排放强度达到300千克二氧化碳/吨钢。三是在巴西使用可持续生物炭(源自种植于无原生植被区的杂交桉树)生产长材,碳排放低至100千克二氧化碳/吨钢。
其中,自2007年以来,安米巴西长材公司一直在茹伊斯迪福拉使用可持续生产的生物炭来中和其高炉的碳排放。这些高炉完全使用生物炭,不使用任何化石燃料。生物炭由种植在安米“生物森林”(BioFlorestas)中的杂交桉树制成,这些区域以前没有原生植被。森林能够通过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生物炭被认为是一种碳中和燃料。由此产出的低碳排放铁水质量有保障,也使得在电弧炉中可以使用质量较低的废钢作为额外的金属原料。由于电弧炉使用的电力90%来自可再生能源发电的电网,茹伊斯迪福拉生产的每吨钢材的二氧化碳排放量低于100千克。然而,安米也指出,扩大这一解决方案覆盖规模所面临的挑战是,需要维持大面积已种植和预留的土地,以及生物炭的加工时间较长。
升级数据管理系统 减少环境足迹
根据报告,在减少环境足迹方面,2024年,安米升级了环境数据管理系统,重点关注数据标准化和自动化,以进一步提升可追溯性、准确性和可靠性。
安米于2022年修订并于2023年初推出的集团环境政策,明确了其对环境事务的治理方式,包括运营、管理和员工方面。2024年,安米根据日益严格的可持续发展报告监管要求对相关政策内容进行了进一步审查,预计于今年内完成。
安米持续采取措施减少对空气、水和土地的影响。2024年,安米钢铁业务部门运营产生的平均粉尘排放强度降至0.22千克/吨钢,同比降幅接近50%;氮氧化物排放强度降至0.93千克/吨钢,同比降幅为13%;二氧化硫排放强度降至1.19千克/吨钢,同比降幅为33%;每吨钢的净耗水量也降至2.83立方米,同比降幅为17%。
安米在报告中着重介绍了3个项目。一是其在法国的福斯—苏尔—梅尔(Fos-Sur-Mer)工厂使用的一种“扩散模型”,可以评估场地排放情况,监测粉尘排放并估算扩散排放数据,同时考虑生产现场和气象条件、大气测量数据,以及不同位置的预期污染物浓度,进一步了解生产活动对当地社区的影响。二是安米在西班牙希洪工厂部署的“可见排放监测”(SVEEM)工具,用于智能监测粉尘排放强度,提高准确性,现已计划推广到其他钢铁生产基地。三是安米位于墨西哥拉萨罗—卡德纳斯的钢厂推行的一项水资源管理计划,重点是尽量减少废水排放并增加内部回用水。截至目前,这已帮助该生产单位的淡水取用量减少了约41%。与此同时,安米法国公司制订了“水资源短缺计划”,目标是将自身淡水取用量减少10%,以满足法国强制规定的用水量削减要求。
聚焦6个战略领域推进创新研发
2024年,安米创新研发支出为2.85亿美元,聚焦于可持续产品开发、电动出行、清洁能源转型、改善环境绩效、减碳、人工智能6个战略领域。
聚焦产品创新,安米不断拓展建筑市场材料的应用边界。比较典型的产品系列有两个。一是“思泰利”(Steligence®)系列,面向市场提供了环保且具有成本效益的钢铁产品,这些产品专为循环利用、抵御极端天气事件或太阳能收集解决方案而设计。二是 “阿姆斯特朗”(Armstrong®)系列,其先进高强度钢可应用于建筑和农业等行业,帮助下游产品减重并提高耐用性,同时还可以帮助客户增加有效载荷、降低燃料消耗、减少二氧化碳排放。2024年,安米在欧洲销售的钢板桩中,有15%被用于抵御自然灾害项目。安米创新推出的“智能钢板桩(SmartSheetPile)”解决方案集成了传感器、数据分析、数字孪生模型和人工智能技术,可进行实时监测并发出警报。
聚焦人工智能应用,2024年,安米持续开发的前沿人工智能和数学优化算法为其带来了竞争优势。安米加大人工智能应用的重点领域包括预测性维护、质量控制、产品开发、专利分析、供应链优化以及废钢优化。其配备的监测工具“iSmart”,能从位于巴西、加拿大和利比里亚等国家的23个尾矿坝获取实时数据,综合利用传感器、气象站、卫星图像和无人机来监测尾矿坝的稳定性、水流和振动情况。类似的基于人工智能的装置,安米也配备在旗下钢厂,能在部分机械设备出现故障之前找到风险点,从而提高设备的可靠性和运行效率。例如,安米在位于加拿大和法国北部的工厂部署了一个离线人工智能平台,于去年成功预测了交流电和液压机故障,及时消除了生产隐患。该平台正在安米位于巴西的工厂展开应用测试,目前成功率保持在100%。
报告中指出,安米的全球研发团队在一个通用的研发平台上共享创新模型、数据集和实验成果,大幅缩短了该集团的产品设计研发周期。与此同时,人工智能手段的应用,还对其专利流程产生了正面影响,将其一些汽车用钢的产品开发周期从3年~5年缩短到了不到1年的时间。
供应链安全、绿色氢能经济性等仍是挑战
安米还持续关注安全绩效、社区与供应链、治理与透明度方面的工作。
2024年,安米全集团工伤死亡率为0.032‰(2023年为0.135‰),工时损失事故率(LTIFR)降至0.70(2023年为0.92),低于世界钢铁协会公布的平均水平(0.78)。安米在报告中指出,承包商安全管理仍是去年的突出问题。2024年,安米承包商死亡人数占比达54%。对此,安米提出了两项解决方案,一是实施独立安全审计的6项核心建议,包括强化风险识别、承包商安全标准、安全文化培训等;二是推出“生命黄金法则”认证,覆盖全体员工及承包商,增强高风险作业安全意识。
2024年,安米支持的巴西生物多样性保护项目覆盖范围达到700公顷,项目所在地成为了宽吻鳄和绿海龟栖息地。与此同时,安米旗下的42个钢厂通过了责任钢(ResponsibleSteel)认证,供应链“范围3”排放分析覆盖40家核心供应商,更新《负责任采购准则》,强化人权、劳工及环境合规要求。针对治理与透明度,安米修订“举报人政策”并拓展举报范围,目前环境与安全违规也被纳入到举报范围内,覆盖了安米在全球大约50个运营区。
安米在报告中坦言,虽然2024年其在安全、减碳和技术创新领域取得显著进展,但供应链安全、绿色氢能经济性及政策不确定性仍是未来挑战。该公司计划持续通过研发投资和跨部门协作推动转型,到2050年实现全球业务运营净零排放。
《中国冶金报》(2025年04月25日 02版二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