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冶金报 中国钢铁新闻网
记者 刘经纬 张垚 报道
记者 顾学超 实习记者 朱亚明 摄影
清和四月,春溢满井。薪火相传,弦歌不辍。新中国建立的第一所钢铁工业高校——北京科技大学迎来70周年华诞。4月22日,庆祝北京科技大学建校70周年大会在该校体育馆隆重举行。





图为大会会场
上午10时许,大会在嘹亮的国歌声中开幕。

图为宋德民
教育部党组成员、副部长宋德民出席大会并宣读了习近平总书记给北京科技大学老教授的回信。习近平总书记在信中指出,民族复兴迫切需要培养造就一大批德才兼备的人才。他表示,北京科技大学自成立以来,为我国钢铁工业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希望你们继续发扬严谨治学、甘为人梯的精神,坚持特色、争创一流,培养更多听党话、跟党走、有理想、有本领、具有为国奉献钢筋铁骨的高素质人才,促进钢铁产业创新发展、绿色低碳发展,为铸就科技强国、制造强国的钢铁脊梁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图为黄孟复

图为刘晓峰

图为夏林茂

图为武贵龙

图为杨仁树
北京科技大学校友,全国工商联名誉主席,十届、十一届全国政协副主席,全国工商联原主席黄孟复;十二届全国政协副主席、农工党十五届中央常务副主席刘晓峰出席大会。北京市委常委、教育工委书记夏林茂,北京科技大学校长杨仁树出席大会并致辞。北京科技大学党委书记武贵龙主持大会。
杨仁树在致辞中表示,习近平总书记的回信对北京科技大学70年的办学成就给予了充分肯定,为学校奋进新征程指明了发展方向,充分体现了习近平总书记和党中央对北京科技大学的关怀和厚爱。在新的奋进征程中,北京科技大学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传承“钢铁摇篮,求实鼎新”的红色基因,弘扬“学风严谨,崇尚实践”的优良传统,践行“追求卓越,勇于争先”的精神品质,坚持特色、争创一流,为铸就科技强国、制造强国的钢铁脊梁,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出新的更大贡献,以实际行动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图为王希勤

图为乌尔里希·吕迪格
清华大学校长王希勤、德国亚琛工业大学校长乌尔里希·吕迪格分别代表国内、国外院校致辞。中国宝武党委书记、董事长陈德荣,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矿冶科技集团有限公司首席专家沈政昌,北京科技大学新材料技术研究院教授董超芳分别代表学校校友、教师发言。

图为陈德荣
陈德荣以视频形式发言,他指出,在几代钢铁人的接续奋斗下,我国钢铁工业实现了前所未有的跨越式发展,以占世界钢产量“半壁江山”的惊人成就傲视全球,挺起了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钢铁脊梁。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家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钢铁工业步入了高质量发展的康庄大道。2020年,中国宝武“亿吨”梦圆,成为全球最大的钢铁企业,并遵循习近平总书记“老大变强大”的谆谆教诲,在创建世界一流伟大企业的新征程中奋进拼搏。与此同时,北京科技大学心怀“国之大者”,从“钢铁摇篮”发展为“科技殿堂”,在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征程中屡获佳绩,与包括中国宝武在内的钢铁企业携手合作,在钢铁生产工艺、装备技术、产品研发等方面创出了许多新成果,为钢铁企业的发展培养了大批栋梁之材。
陈德荣表示,展望未来,立足两个大局,我们期待在新材料研发、低碳冶金技术、“卡脖子”技术攻关、科技成果转化等方面,进一步拓展与北京科技大学的合作模式,共建产学研协同创新生态圈,特别是在钢铁工业绿色低碳方面能走在前面,发挥示范引领作用,让宝武创建“世界一流企业”与北京科技大学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双翼齐飞,熔铸力量,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携手奋进。

图为沈政昌

图为董超芳

图为学生代表献词
随后,70名学生代表为学校献词,大会在北京科技大学校歌《北科华章》的歌声中落下帷幕。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金属学会理事长干勇;国际标准化组织原主席、世界钢铁协会原主席张晓刚;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副会长,中国钢研党委书记、董事长张少明;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副会长,冶金工业规划研究院党委书记、总工程师李新创;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副会长骆铁军;中国钢铁工业协会纪委书记陈洪飞;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副秘书长,冶金工业出版社党委书记、社长苏长永;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副秘书长,中国冶金报社党委书记、社长陈玉千;冶金工业信息标准研究院党委书记、院长张龙强;中国金属学会常务副理事长田志凌;中国五矿董事、党组副书记董明俊;钢铁研究总院党委书记、常务副院长杜挽生;中国恩菲董事长陆志方;有研集团总经理熊柏青;冶金经研中心党委书记、主任冯超;首钢集团纪委书记满志德;中国冶金报社原社长、总编辑樊源兴等分别以企业、行业协会、学会、校友代表身份参加大会。

图为干勇

图为张晓刚

图为张少明

图为李新创

图为骆铁军

图为陈洪飞

图为苏长永

图为陈玉千

图为樊源兴
大会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举行。有关部门负责人,两院院士,有关区市负责人,部分企业,行业协会、学会负责人,北京科技大学兄弟院校、研究院所领导,建校元老、老领导,校友代表,社会各界人士,离退休教职工代表,在校师生代表等参加大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