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7月5日,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副秘书长,冶金工业出版社党委书记、社长苏长永参加了“冶金专业教材和工具书经典传承国际传播工程”辽宁科技大学立项教材编写启动会。

图为会议现场
辽宁科技大学校长张志强对参会嘉宾表示欢迎。他指出,辽宁科技大学拥有全国最为齐全的钢铁冶金学科体系,首创的焦化、耐火材料学科填补了中国冶金教育史上的空白,在国内外享有良好声誉。学校始终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以人才培养为核心,以学科建设为龙头,把教育教学质量作为学校的生命线。学校立足辽宁、面向全国,为冶金行业和辽宁经济社会发展服务。学校高度重视教材建设,不断提高教材建设水平,激励老师编写突出学科特色、高质量的教材。
苏长永在讲话中表示,在中国钢铁工业协会、中国金属学会、高校、企业、科研单位等的关心和支持下,“冶金专业教材和工具书经典传承国际传播工程”进展顺利。根据初步统计,第一批工程立项教材已有80余种启动编写,其余10余种也即将启动编写。对教材编写提了三点总体要求:一是严把质量关;二是保证配套资金;三是鼓励企业参与、多校合编。他指出,在大家共同努力下,一定能够打造一批具有启发性、实践性、时代性,能够反映最新科技创新成果和教育教学要求,面向未来的高水平、新形态教材。
辽宁科技大学副校长李胜利主持了本次会议,在研讨环节他指出,教材编写要组建一个由企业、高校专家学者共同编写的团队,做好框架设计与分工,保证教材编写高水平、高质量地完成。
辽宁科技大学张玲教授作为立项教材主编代表发言,她详细介绍了《耐火材料工艺学》(第3版)的编写思路、计划及资料收集情况,表示要努力将这本教材编好,将经典传承下去。
鞍山钢铁冶金炉料科技公司总经理张圣鑫代表企业发言,他表示会支持教材的编写并积极参与。对教材编写提出了三点具体建议:一是编写教材要紧密结合生产实际;二是教材内容要与时俱进;三是教材编写要听取反馈意见。
企业、高校的专家在研讨环节对教材编写发表了自己的意见并提出了编写建议。北京科技大学陈俊红教授建议教材在内容上要有启发性,应该让学生明白为什么,而不是死记硬背一些公式;辽宁科大东方巨业高级陶瓷有限公司董事长李涛建议教材内容要注重实用性;辽宁科技学院教务处副处长李晓亮表示学院会积极参与教材的编写等。冶金工业出版社高等教材编辑中心主任杨敏介绍了教材编写的具体要求。
鞍山钢铁冶金炉料科技公司副总经理孙逊,冶金工业出版社高职教材编辑中心副主任杜婷婷,辽宁科技大学国际教育学院党委书记宋华,材料与冶金学院副院长(主持行政工作)艾新港,教务处副处长李雪,材料与冶金学院王国承教授、游杰刚教授,机械工程与自动化学院王立萍教授,化学与工程学院副院长张伟、电子信息与工程学院副院长李琦,机械工程与自动化学院副院长韩冰,土木工程学院副院长高华国,矿业工程学院副院长郭小飞,材料与冶金学院吕哲副院长、庞启航副院长参加了启动会。

图为全体参会人员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