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冶金报 中国钢铁新闻网
通讯员 李锁 摄影报道
日前,在山西省金属学会组织举办的科技成果评价会上,由山西中阳钢铁有限公司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航天开元科技有限公司联合开发、申报的“高速线材头尾耳子缺陷控制关键技术开发与应用”这一项目成果,被认定为“国际先进水平”。

评价会上,中阳钢铁轧钢专业总工王保勤详细阐述了项目的实施情况,与会专家就项目的创新性等作了系统评价,并一致认为:该项目立意较高,创新性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同时,专家们高度评价了中阳钢铁在技术研发、技术创新等方面的措施和力度。
据悉,2020年全国线材产量约1.66亿吨,占全国钢材总产量的12.53%。随着装备及下游加工制造不断向高端化发展,市场对拉拔线材提出了更高的品质要求。然而,高线头尾耳子缺陷问题一直是行业未攻克、较突出的技术难题。
近两年,中阳钢铁立足实际,对标行业找短板、补不足、破难题,在高速线材头尾耳子缺陷控制关键技术上持续发力、不断突破,将Φ5.5mm~Φ6.5mm拔丝线材头部耳子缺陷长度减至1m内,尾部耳子缺陷长度减至3m内,促成材率由原先的96.38%提高至98.34%,经济效益显著,更满足了下游行业高精度拔丝需求。
在该项目实施过程中,中阳钢铁组织申请了发明专利1项、实用新型专利1项,并在核心期刊发表论文2篇。据介绍,该项目对国内外同类型高速线材生产线具有较强的推广应用价值。下一步,该项目还将被提名参加山西省科学技术进步奖的评审。
“十四五”期间,中阳钢铁将紧紧围绕高质量发展主题,进一步强化技术创新,力争更多创新成果不断涌现并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持续推动钢铁行业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