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樊三彩)在10月17日举行的国务院新闻办新闻发布会上,住房城乡建设部部长倪虹回应记者提问时表示:“随着城市发展,新房子会变成老房子,有的老房子会变成危房,城中村改造和危旧房改造的需求是存在的。我们对重点城市做过统计,35个大城市有170万套的需求,全国297个地级城市有这种需求,这种需求是实实在在的,未来还会更多。”
近一段时间,住建部会同财政部等部门,抓存量政策落实,抓增量政策出台,打出一套“组合拳”,推动市场止跌回稳。
“组合拳”怎么打?倪虹表示,概括起来,就是4个取消,即取消限购、取消限售、取消限价、取消普通住宅和非普通住宅标准。4个降低,即降低住房公积金贷款利率,降低住房贷款的首付比例,降低存量贷款利率,降低“卖旧买新”换购住房的税费负担。两个增加,一是通过货币化安置等方式,新增实施100万套城中村改造和危旧房改造;二是今年底前,将“白名单”项目的信贷规模增加到4万亿元。
据有关调查,仅在全国35个大城市,需要改造的城中村就有170万套;全国城市需要改造的危旧房有50万套。这次提出的新增实施100万套,主要是针对条件比较成熟、通过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可以提前实施的项目。
什么样的项目可以获得政策的关心和支持?倪虹表示,第一,得是群众改造意愿强烈、安全隐患比较突出的。第二,项目的两个方案要比较成熟,即征收安置方案要做得扎实,资金大平衡方案能够做到项目总体平衡。相关政策主要有5条:重点支持地级以上城市,开发性、政策性金融机构可以给予专项借款,允许地方发行政府专项债,给予税费优惠,商业银行可以根据项目评估发放商业贷款。“有这5条政策加持,各地还可以结合城市更新,进一步谋划选择条件成熟的项目。只要前期工作做得好,我们还可以在100万套基础上继续加大支持力度。”倪虹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