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近日,内蒙古首条稀土超磁致伸缩材料(Terfenol-D)批量化生产示范线在包钢集团稀土新材料技术创新中心落地建成,将打破国外在该领域的技术封锁。
据了解,该示范线由稀土新材料技术创新中心、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蒋成保院士团队、包钢集团包头稀土研究院三方发挥各自优势共建完成。该示范线生产的小尺寸产品,在100千安/米低磁场下即可产生1200ppm(百万分之一)的磁致伸缩响应,不同批次产品沿轴向磁致伸缩性能一致性偏差均小于10%,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这种卓越性能可以让材料精准适配大功率低频主动声呐、高精度磁致伸缩微位移致动器、大功率磁致伸缩电声换能器等高端装备。
该示范线负责人郝宏波表示,此前,国内稀土超磁致伸缩材料无法批量生产,该示范线一方面实现了批量化生产,另一方面在产品一致性上实现了大幅提升。目前,该示范线已批量试生产出直径20毫米以下的稀土超磁致伸缩材料,预计2026年底实现年产1000千克稀土超磁致伸缩材料的目标。
据悉,稀土超磁致伸缩材料是目前已知磁致伸缩性能最优的智能材料,其在磁场作用下可产生巨大的伸缩变形,能量密度远超其他磁致伸缩材料,可广泛应用于精密驱动、超声换能、海洋探测、航空航天等领域。 (陈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