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通讯员 杨子昂 记者 孟祥林
近日,在鞍钢集团攀钢集团攀枝花钢钒有限公司炼铁厂6号烧结机生产现场,该厂生产技术室烧结工艺技术管理员蒋大均等就重点降本项目“烧结降低进口矿消耗的强化措施”进行调研,不断优化周边矿替代进口矿的产业化应用方案。
今年初以来,该厂通过增加烧结机料面平料板配重、优化配矿等措施开展烧结料层提高后料面点火、降低系统漏风率等技术攻关,目前烧结矿料层厚度同比提高约25毫米,返矿率持续降低。自7月中旬以来,该厂已全面停用进口矿。
“进口矿品位高、粒度均匀,但从降低生产成本的角度来讲,其价位高、运输成本高,目前使用进口矿冶炼反而不经济。”从事烧结矿工艺技术研究30多年的蒋大均说。
面对持续攀升的成本,必须尽快破解降低进口矿消耗的“密码”,找到适合攀钢烧结矿工艺生产的经济技术路线。2020年,蒋大均和同事们提出,在保持烧结矿性能指标不劣化、入炉烧结矿品位不降低的前提下,用国内60%以上品位矿石替代进口矿的方法,最大限度降低矿石成本。随后,攀钢钒炼铁厂成立了以蒋大均等为骨干的项目组,制订科技攻关方向和方案。该项目组择优选择周边矿石替代进口矿开展铁矿石性价比评价,并验证减少进口矿后的强化措施的可行性与效果。经过多轮艰苦试验室试验、工业试验,该项目组创新性提出钒钛矿超厚料层烧结等新技术,探索出使用周边矿替代进口矿工艺技术路线方案,并制订产业化应用方案。
在产业化应用中,该项目组围绕“构建经济炉料结构”,通过采用混合机锥形逆流衬板、改进松料器等一系列综合措施,攻克国内高品位铁精矿替代进口矿后混合料粒度差、难以实现厚料层烧结、影响烧结性能与指标等难题,探索出适合攀钢烧结矿经济生产的工艺技术路线。2022年,该厂钒钛矿烧结料层提高取得较大进展,料层厚度较2021年同期明显提高,烧结矿转鼓指数稳定提高,烧结矿返矿率、固体燃耗持续下降,进口矿消耗量大幅下降,原料成本降低,产生可观效益,为攀钢“极致降本,经济冶炼”目标实现发挥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