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日前,本钢浦项生产部磨辊区域引入“智能监测+人工分析”的设备创新管理模式,通过安装轴承箱运行无线监测装置,不仅提升了轧辊轴承箱的运行效能,还有效降低了维护成本。
高效、精准的设备管理是现代企业降低成本、提升竞争力的关键。轧辊作为冷轧生产线上的核心部件,其运行状态直接影响到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在对标先进企业的过程中,本钢浦项磨辊区域借鉴先进企业的设备运行管理模式,通过安装轴承箱运行无线监测装置,采用“智能监测+人工分析”的模式,初步实现了对运行的轴承箱的精细化管理,并降低了成本。据悉,这种方法将现代智能技术应用于轴承箱运行温度监测过程中,进行实时的数据收集和报警监测,同时对智能监测的数据曲线进行深入分析,实现了对轴承箱运行管理的最优化,降低了轴承箱烧箱事故的发生率。
据磨辊区域相关负责人介绍,该装置的上线,实现了对轴承箱运行温度的实时监测与数据分析,并能够及时收集和反馈轴承箱运行情况,一旦出现温度异常,立即触发系统报警机制,减少因温度过高导致的长时间停机事故,一年可为企业节省费用100余万元。7月27日,该装置成功避免了一起潜在的轴承箱烧箱的设备故障,直接节省费用20余万元。 (许海凌)
《中国冶金报》(2024年08月13日 04版四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