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樊三彩)4月18日,工信部总工程师谢少锋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新闻发布会上表示,近年来,人工智能与制造业融合发展加速,已建成钢铁、煤炭等高质量的行业数据集,培育出一批竞争力强的通用大模型和行业大模型,国产大模型登顶全球主流开源社区下载量的榜单。
据介绍,工信部通过部省协同推进11个国家人工智能创新应用先导区建设,央地共建了具身智能机器人、人形机器人等制造业创新中心。促进产融合作,联合财政部设立了600亿元规模的国家人工智能基金,加快布局投资项目。强化标准引领,印发《国家人工智能产业综合标准化体系建设指南》,累计共制定了40余项行业关键标准和10余项国际标准。
谢少锋表示,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持续推进“人工智能+”行动。下一步,工信部将全力推进人工智能赋能新型工业化。一手抓供给。组织人工智能赋能新型工业化“揭榜挂帅”攻关,加强通用大模型和行业大模型的研发布局,推动“智能产业化”。一手抓应用。推动制造业的全流程、重点行业、重点产品的智能升级,加快下一步超级智能终端的产业化、商业化进程。持续开展赋能“深度行”和典型案例的征集,遴选“十大行业、百大场景、千家标杆”,推动“产业智能化”。同时,要建生态。引导耐心资本加大支持力度,加快培育一批行业龙头企业和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建设人工智能开源社区,加快关键急需标准的研制,加强人才引育、伦理治理和国际合作,持续营造良好的产业生态。
又讯(记者樊三彩)日前,《中国冶金报》记者从工信部了解到,今年我国将继续优化完善云计算、大数据、北斗导航等新一代信息技术标准,加快构建新型信息基础设施标准体系,制定行业标准1800项以上,支持100项以上由我国企事业单位牵头制定的国际标准。
《中国冶金报》(2025年04月22日 04版四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