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李巍 通讯员 董佳倩
零点几毫米,决定着一根长达13000米热镀锌钢丝的品质。7月份,河钢集团张宣科技镀锌丝产品上锌量+10克/平方米稳定率达到98.5%,上锌量+5克/平方米稳定率达到80%,创开始生产以来最好纪录。这标志着该公司镀锌丝上线量控制指标达到领先水平。
来到生产现场,《中国冶金报》记者看到,几十根钢丝同时浸入锌锅,带着滚烫的锌液穿过芳纶盘根抹拭压块间隙,亮闪闪的银丝如竖琴般整齐排列,不断向前,最终一圈一圈地落入成品收线架。镀锌工序属于精度控制最为严苛的岗位,单人单岗、轮岗接力作业的特殊性给每一名岗位操作人员的技能水平都提出了较高的要求。上锌量指标控制越稳定、控制范围越窄,工序成本也相应越低。“对我们来说,捞锌渣、加锌锭能够保证锌锅内锌液温度和纯度的稳定性,最难的事情还是控制抹拭压块间隙。”技术员谢志东说。
数种规格镀锌丝同步生产,有时甚至有十几种规格,镀锌工不仅要记住每条线的生产规格,还要清楚每个规格的镀锌厚度。与成品检测人员用对讲机保持互通,是实时调节镀锌厚度的有力保障。然而,镀锌厚度调节是否精准,关键还在镀锌工技艺水平的高低。谢志东每次接到镀锌厚度调节指令时,都要快速在脑海中“演算”调节螺栓紧固度、抹拭压块间隙与上锌量变化之间的关联性。气动扳手像“长”在他的手上一样,迅速卡住抹拭压块调节螺栓旋转角度。一次性调节到位往往考验的就是镀锌工脑、眼、手配合以及日复一日形成的“肌肉记忆”。“每一次的调节操作都是一次复盘,有时会发生意想不到的情况,如果平时不能练强‘毫厘技能’,那么突发情况时就很难冷静应对,不过现在像锌瘤、漏镀、镀层不均匀等情况已经很少出现了。”谢志东笑着说。
据谢志东介绍,自7月份以来,该公司镀锌丝产品质量合格率、用户满意率稳定保持在100%。
《中国冶金报》(2023年09月14日 04版四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