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首钢长钢轧钢厂棒线作业区,高速棒材生产线轰鸣不息,火红的钢坯如游龙般穿梭于辊道之间,在飞剪摆杆的精准摆动下化作一道道倍尺钢材,忙而有序……然而,就在这分秒必争的生产节奏中,摆杆跑槽的异常震动却成了困扰该作业区已久的“顽疾”,摆杆运行不稳定,不仅影响剪切精度,制约生产效率,还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倍尺飞剪区域旁,技术员宫叶茂紧锁眉头,时而俯身检查飞剪的摆杆运作情况,时而与作业区相关人员一道分析摆杆跑槽的原因,然后走进倍尺剪操作室查看倍尺剪摆杆的运行情况进行分析,一场针对摆杆跑槽改进的攻坚战即将打响……
“舌板上端面与跑槽盖板之间存在3-5mm间隙,是导致倍尺尾部卡入,造成尾钢拉断或后摆杆卡阻的主要原因。”
“但高速棒材倍尺飞剪后摆杆部分主要通过舌板的摆动保证倍尺剪切后顺利进入南北通道,该间隙是为了防止摆动过程中卡阻,也不能完全封闭。”
“每次卡阻故障,都会影响生产近40分钟,不仅影响生产节奏的稳定性,还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
……
现场,攻关小组成员你一言我一语的讨论着,他们手中的笔记本上都写满了关键数据、问题难点和可能解决的方案。带着这些问题,该技术团队开始大量查阅相关资料、模拟分析、方案论证,经过反复推演,明确了问题核心,并最终确定了改进方案。
该技术攻关团队决定将后摆杆跑槽盖板分为两部分,进口侧盖板倾斜形成喇叭口状,便于轧件进入;盖板位置低于舌板上端面5mm,受盖板及舌板的约束,可以有效避免倍尺尾部卡入舌板与盖板间隙,从根本上避免了倍尺尾部在后摆杆舌板上的卡钢故障。
经过一段时间的运行,每月卡钢造成倍尺飞剪堆钢故障次数降为零次,不仅保证了生产的稳定性,还降低了非计划停机时间,产生效益10万余元。
“敢于挑战、勇于创新、团结协作”是棒线作业区的团队精神,更是他们解决技术难题的关键。技术创新永无止境,未来,他们将继续以科技创新为驱动,不断提升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为公司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李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