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通讯员 张志喜 白辉江
“主任,我在点巡检时发现管式炉出现异常,请赶紧安排人来看看!”11月15日15时,首钢集团水钢焦化公司事业部乙班粗苯岗位职工吴林向化产作业区负责人汇报了此紧急情况。
当天,吴林按照惯例拿着工具来到粗苯区域进行点巡检。当来到管式炉区域时,他发现管式炉的管子往下坠,包底座的弯头铁皮裂开了一个大口子,旁边支架也被扯坏了。“管式炉内有富油油管,管式炉下方又有明火,若油漏出来再遇到明火将发生安全事故。”吴林立回忆道。情况紧急,他立即向化产作业区领导汇报情况。
险情就是命令。化产作业区负责人一边组织人员到现场查看,一边通知相关作业人员停止管式炉作业。管式炉是用煤气点燃的为富油加温的设备,里面有明火,管子里是油,易燃易爆。为防止隐患范围进一步扩大,化产作业区第一时间安排管式炉停工,并立即安排专业人员把管内的油清理干净,对管式炉进行降温处理,为接下来的抢修创造有利条件。
在管式炉降温时,化产作业区同步着手准备备件、材料,通知相关人员参加抢修……次日8时许,作业区20余人全部就位,1个小时后,待温度降至可以施工的水平,大家便立即分头行动,有人把炉管进行复位处理,有人把支撑架全部重新制作并更换。
“成了!开工了!”11月16日17时,最后一项施工完成,管式炉开工测试完毕,在场的所有人都松了一口气,并欢快地高呼。
据介绍,化产作业区还利用该抢修时机,及时处理了没有条件处理的系统中存有的3个小隐患,为管式炉高效运行创造了有利条件。
“11月16日是周末,但到场施工的作业区职工没有一个人有任何怨言,抢修过程中每个人都在争分夺秒,与时间赛跑。”化产作业区负责人介绍。事后,焦化事业部对吴林及时发现隐患的行为予以嘉奖,并号召大家向他学习,水钢安全环保部对化产作业区快速应对抢修的得力行为予以充分肯定。
《中国冶金报》(2024年12月11日 08版八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