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的重庆钢铁铁路车间翻车机室
超低排封闭改造项目负责人刘雄伟驻足感叹
曾经嘈杂的机械轰鸣已化作轻柔细语
漫天粉尘的作业环境被葱郁绿植环绕
2025年6月4日
历经123天奋战
铁路车间翻车机室内封闭改造项目顺利竣工
翻车机卸车作业粉尘浓度降至7mg/m³
5月,项目负责人刘雄伟办公室的灯光,总是不知疲倦地亮到深夜,服役多年的翻车机老厂房,外放式作业固有的粉尘与噪声污染,持续侵蚀厂区环境,更直接威胁员工职业健康。
“必须让钢铁动脉绿起来!”物流运输部副部长、项目总指挥罗军果断拍板启动 “三重革新”:采用模块化钢结构构筑密闭空间,运用BIM技术精准模拟施工(误差<3毫米),集成监测温湿度、PM2.5等12项参数的智能系统。
“安全绳再检查一遍!” 施工现场的钢架上,项目负责人刘雄伟的黄帽子格外醒目。5月一个雨夜,他敏锐发现一名班组员工的安全带卡扣松动,当即果断叫停施工。他那本“安全账本”里,密密麻麻记载着23次违规纠正和17场现场教学。
以“火眼金睛”著称的质量监督员刘朝均,是铁路车间的质量守护者。在项目实施时,面对探伤仪检测出的0.3mm裂纹及施工方质疑,他带领团队连续奋战72小时优化参数,成功实现焊接合格率从89%到100%的提升。“我们焊的是安全,不是铁板” 刘朝均说道。项目全程,他通过30余次督查整改,用极致严谨为工程质量保驾护航。
改造后的翻车机室,智能系统自动调节着新风量。厂房封闭后,使粉尘浓度降至7mg/m³,较改造前降低80%以上;双层隔音墙将作业噪音控制在55分贝以下,翻车机作业环境得到本质上的改变。操作员李超笑着展示手机端监测APP:"现在连设备‘心跳’我们都能实时掌握了。"
暮色中的翻车机室亮起星芒般的监测灯带,宛如守护绿色的一群萤火虫,点亮了公司环保创A的路灯。(吴诗忠、李超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