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们享受国庆中秋长假、与家人团聚的时刻,方大萍安钢铁的生产一线却是一番紧张而有序的景象。数千名员工默默坚守在各自的岗位上,以钢铁般的意志和火热的干劲,保障着生产的稳定顺行,用辛勤与汗水诠释着属于劳动者的“国庆红”。
10月1日晚班,萍乡市首个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领办人、湘东轧钢厂的朱增玲提前来到高线生产现场。他仔细巡视整条生产线,查看坯料库存,检查设备运行状况,核对上一班的质量记录,不放过任何一处异常。在进班会上,他特别强调:“必须确保生产安全顺畅,轧制直径12mm盘螺班产不能低于800吨,整机时要重点关注粗中轧的料型、导卫和接手。”在他和横班的共同努力下,整个晚班生产井然有序。
清晨,湘东炼铁厂高炉车间主任孙先科如常出现在主控室,开启节日里忙碌而平凡的一天。他紧盯屏幕上炉温、风压等关键数据,向工友强调:“高炉24小时不能停,国庆期间更要稳住参数,不能有半点马虎。”随后,他戴上安全帽走进现场,仔细检查炉体密封与管道阀门,严防“跑冒滴漏”。他的身影穿梭在车间各处,以坚守诠释责任,用行动守护高炉的稳定顺行。
清晨5:30,安源炼铁厂4号高炉炉长徐海敏踏上高炉平台,逐一检查风口、确认炉温趋势、核对晚班数据。对讲机里传来各岗点的汇报声,与设备运行的轰鸣交织成一首劳动的晨曲。站在沟槽边,1500℃的铁水裹挟热浪扑面而来。“高炉无休,我亦坚守。”这句话在炼铁人心中重逾千斤。副工长举着取样勺喊道:“铁水物理热达标,渣铁流动性良好!”熊熊炉火与奔涌的铁水,正是他们献给祖国最赤诚的生日礼物。
10月1日白班,物流运输部湘东生产区,铁水罐维修班班长文永峰对故障铁水车进行检查。他手持扳手,对车轮、车轴、轴承等部件快速进行拆解,对损坏的油缸、油管、液压站阀门等进行更换,从零部件清洁、尺寸校准到组装调试,每一步都细致入微。“铁水车是铁水调运过程中的重要设备,多一分细心,就少一分风险。把好设备运行每一道质量关,是我的职责。”
迎着晨光,安源轧钢厂工艺技术员胡新杰走上生产线,开始每日的工艺质量巡检。他的目光扫过每一处细节——控制屏幕上跳动的数据、冷却水喷淋的均匀度、钢材表面的色泽与纹理。他时而倾听轧机运转的声音,时而用手电查看轧件表面,时而用游标卡尺测量轧件尺寸。“胡工,国庆加班呢?”有工友大声招呼。他笑着回应:“国庆在岗,我和你们一起!”简短的话语,消散在热浪中。他看着钢坯在眼前化作一条条“火龙”在辊道上前行,那炽烈的红色,与厂房外悬挂的国旗,交相辉映。
在动力厂,2024年度公司劳模、动力厂生产科科长周成霖一来到岗位上,就打开电脑认真查看报表,了解全厂发电机组运行状况。在35MW发电站主控室,他叮嘱集控运行工:“在确保安全生产的前提下,让发电机组满负荷运行,尽可能地多发电、发好电。”他指出,2025年以来,动力厂发电量持续攀升,月度日均发电量已连续五个月刷新历史纪录。“当前钢铁行业回暖,企业用能需求加大,我们要锚定日均发电量305万度以上目标,进一步挖掘内部潜力,争当降本增效排头兵。”
10月1日中班,湘东炼钢厂连铸1#机座台上,机长邓兵早早到岗,为开浇做准备。供水、仪表、水压、氮气压力、电机电流……一切正常。随着大包回转台上钢水,他立即带领中浇工开浇,精准控制结晶器液面,稳定拉速。每浇一炉钢,他都密切关注钢水温度与生产进度,与转炉值班长协调炉机配比。一个班下来,他不知在平台上往返多少次,汗水浸透工装,脚步丈量着对连铸机的每一寸责任。当最后一炉钢水顺利浇铸,钢坯整齐排列在冷床上,邓兵的脸上终于露出欣慰的笑容。
在安源炼钢厂3#连铸机大包平台,大包工刘德祥全神贯注地测量中包温度。他一手挡脸抵御高温,一手稳稳持枪测温。显示器显示1535℃,他迅速记录,随后测试大包断电关包,检查三联滑系统运行。每一个动作都精准无误,每一个环节都严谨细致。大包浇毕,他又迅速操作机械手臂,卸套管、装油缸……一系列动作娴熟利落。火红的钢水炙烤着他黝黑的脸庞,而那坚毅的眼神中,是三十年来不变的果敢与担当。
在制氧厂,工人们以岗位为阵地,守护着氧气的稳定供应。“节日期间保障供氧安全,是我们的重要责任。”主控室内,员工紧盯屏幕数据,精心操作,确保氧气产量稳定、纯度达标;厂房内巡检线上,员工细致检查设备温度和压力是否正常,杜绝安全隐患。对于他们而言,生产的连续性关乎公司经济效益,一刻也不能中断。
检测部产品检验班班长彭凤,国庆节依然准时出现在安源生产区成品库区。她走走停停,专注巡视,时而检查表面质量,核对标牌;时而拿起量具,精准测量尺寸。从光谱分析到机械性能检测,从金相检验到成品抽查,她深知手中“尺子”的分量——衡量不仅是产品合格与否,更是企业的信誉。“生产节奏可以调整,质量标准绝不能打折扣。”没有豪言壮语,只有最朴实的行动。
不管是在生产现场,还是在智能管控中心内,公司生产指挥中心的调度员们24小时轮班坚守。他们时刻关注屏幕上各项参数的变化,精准协调冶炼、轧钢、原料与成品运输等各环节,确保铁水从高炉到轧机衔接顺畅。他们不仅要确保生产顺行,还要应对突发状况,及时快速协调处理,是节日生产平稳运行的“中枢神经”。
在建材配送公司钢筋加工厂房内,没有节日的松弛,只有设备的轰鸣与工人忙碌的身影。数控弯曲机前,员工稳稳操作,显示屏参数跳动,坚硬的钢筋依订单要求弯折成形。“客户订单就是命令”,每一件成品都承载着责任。钢筋铁骨的铿锵节奏,正是对共和国华诞最深沉有力的献礼。
与此同时,方大萍安钢铁营销战线的员工放假却不停工,保证原料供应和产品正常发运;安全战线的员工,24小时轮流监护,排查安全隐患,守护生产安全;还有一群默默奉献的食堂后勤人员,精心为一线员工烹制热乎可口的饭菜;值守的保卫人员,时刻维护厂区秩序;驻外交流员工,更是放弃与家人团聚的时光,毅然坚守岗位,完成公司交付的任务。他们虽不直接面对钢花铁水,但他们的付出同样温暖而有力。
国庆期间,方大萍安钢铁数千名员工用辛勤的汗水和无私的奉献,绘就了一幅“钢铁国庆红”的生动画卷。从高炉到轧线,从调度到后勤,每一位员工都在各自的岗位上发光发热,以实际行动向祖国献上最深情的祝福。他们是节日里最动人的风景,更是企业高质量发展最坚实的基石。(李婀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