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通讯员 高益芳 王虹霞
“3号退火炉检修完成后首日产量88吨,超计划4吨,完成率达104.76%!”8月12日一大早,从河钢集团石钢鑫跃公司调度室里传来一阵阵欢呼声,原来是当天3号退火炉的产能得到了极致发挥。3号退火炉之所以能取得这样的好成绩,得益于刚刚完成的这次火热的年度检修。
“按照原定的检修计划,下周咱们要对3号退火炉进行为期一周的年修工作。这次年修要在短时间内完成36项检修任务,任务量非常艰巨。”检修开始前的8月3日,在热处理工段会议室里,鑫跃技术人员和工段负责人正在讨论检修方案。针对这次年度大检修,像这样的碰头会已经不是第一次了。在正常生产时,辊底式退火炉炉膛温度高达700多摄氏度,长期受热辐射烘烤,炉体周边的温度也高达40多摄氏度。这次检修主要涉及炉内有限空间作业、进出口辊台检修、炉体保养维护、电气系统检查等。如何在高温天气下,确保高效完成这次错综复杂的检修任务,成为参检职工的挑战。
“咱们把各项检修任务以清单的形式列出,这样就可以提高检修效率。”有人提议。很快一张清晰的检修任务清单呈现在主控室的桌子上。在清单中,每一项任务在不同温度和湿度下的作业时间、涉及的人员、检修标准、应对各类风险的措施都条条分明,为后续检修的顺利开展打下了基础。
8月7日上午9时,退火炉停炉60多小时后,炉内温降到了35摄氏度,具备了进炉条件,各项准备工作全部就绪。热处理工段乙班班长谷路栓带领两名职工率先钻进宽度不足1.6米的退火炉内,开始清理氧化铁皮。谷路栓离炉口最近,只见他紧握铁锹柄把,一锹一锹奋力地铲着,几分钟下来,他热得脸颊通红,汗水迅速浸湿了他的工作服。他用胳膊擦了擦头上的汗,调整了一下照明灯,又埋头干了起来,丝毫没有要停歇的意思。
在距离谷路栓不远处,有两名维修工对进口辊台区域的螺栓逐一进行着检查、紧固和核对,他们手腕灵活地转动,手指紧紧地抓牢螺栓,确保每一个螺帽、每一个垫片都完整可靠紧固到位。对于一部分需要更换的螺栓,他们则用气焊切割掉,在电火花四射中,环境温度也被推上了一个新的高度,维修工们的汗水在脸上、脖子上肆意流淌。
由于退火炉工艺的特殊性,每半年要对炉内80多根辐射管进行旋转180度的操作,保证沿辐射管长度方向上的温度均匀。有着30多年工龄的石钢鑫跃公司点检站站长吴建清是大家公认的精于这一操作的“老师傅”,时间的打磨让他对这项技术要求高、检修环境恶劣的工作有了自己“独到”的应对方式。在进行旋转管道作业时,隔着手套,都能感受到管道的滚烫,脚下的轨道把绝缘鞋烤得烫脚。可他顾不得这些,仍然“叮叮当当”地敲击着。检修过后,被问及当时的感受时,吴建清说:“当时没想那么多,心里的念头就是尽快保质保量地完成检修任务。”
在大家的齐心协力下,经过了5天的连续奋战,8月8日19时,3号退火炉检修作业任务全部结束,当天20时,3号退火炉一次性试车成功!
《中国冶金报》(2023年08月29日 06版六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