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消息,物流自制拆包“机器人”正式上岗
自动拆包代替了人工割袋
降低劳动强度和粉尘接触危害70%以上
装车效率节约10分钟/车
对标同行业企业买成套产品
自制成本只有1/10大幅节约购置费用及人工成本
主题教育开展以来,物流管理部物流运输党支部紧盯“智慧”物流机器人运用这条主线,聚焦职工群众反映的痛点、难点问题,以合金库“机器人”为突破口,大力开展技术创新活动,为打造智慧物流系统奠定基础。
曾经,合金库物料需人工破袋装卸合金库是鄂钢外购合金、炼钢辅料、耐材的仓储配送仓库,库内多种物料为吨袋包装,其中有约30个品种需破袋后装车配送至炼钢厂,日破袋装车量约600吨。
原采用的破解方式一直都是人工割袋处理。装卸工通过梯车爬上车厢,使用刀具划开吨袋,再由天车吊起让吨袋中的物料流出。破袋时底部袋子经常被货物压住,必须人工清空物料,不但安全风险系数高,而且劳动强度大,易造成粉尘外溢。
如何才能既安全又环保呢?能不能自己设计一套简单实用的机械拆包装置代替人工,来解决上述问题呢?
针对这个现场问题,物流运输党支部储运党小组联合铁路运输党支部设备安环党小组利用主题党日活动进行联合攻关,大家集思广益想办法,通过借鉴吸收、现场调研、制定方案、设计图纸,组织协力单位一起讨论,否决了买成套产品的方案(费用高且维护难度大),确定了自制设计方案。
现场调研、设计方案
通过反复试验测试,终于成功自制一个钢结构拆包平台,料仓上安装有四套专用刺尖(仅刺尖的材质就试制了十余种)。天车吊袋至上方后,利用吨袋自身重量刺破,合金料流入仓下货车车厢内,同时配备除尘系统,将拆包过程中产生的灰尘进行回收处理。
图为自制拆包“机器人”,别看我长得凶,我干活可厉害了
经过1个月试用,效果较好,结构简单易维护,目前该项成果已成功申请专利。(罗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