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铁“寒冬”下,如何花最少的钱、用最巧的劲,找准提质降本的切入点,实现最高的产出投入比?
轧材厂生产安全室副主任(主持工作)孙晶,勇于创新、善于创新,就是钢城技术创新、价值创造的“钢铁玫瑰”。
善于工艺革新 屡破技改瓶颈
钻研技术是孙晶的爱好和追求,她带领团队破难题、攻难关,屡破技改瓶颈。
在轧材厂四条产线钢坯断面由150方扩大到160方的工艺改造中,孙晶坚持研析理论并深入实践,掌握了新工艺原理,编写工艺规程,培训操作人员,促使轧钢年产能增加了4万吨左右。她扎根一线,十年如一日,用一次次科研攻关,一个个新产品,不断丰富着产品线,成功开发轧制600级以上高强螺纹钢筋,为鄂钢打造华中地区精品建材基地添砖加瓦。
勇于技术创新 提升产线效率
在日复一日地坚持和努力下,孙晶的技术业务越来越娴熟,只要有新的技术创新课题交给她,都能圆满完成。
2023年,轧材厂棒二、棒三产线切分轧制改造关键期,孙晶不断学习、探索,带领技术团队自主研发切分工艺,顺利将棒二、棒三部分螺纹钢品种由单线升级为两切、三切甚至四切,实现单线和切分螺纹钢机时产量分别增长10%、30%,工序成本降低约15元/吨。
敢于技术突破 降低产线成本
在技术突破这条道路上,孙晶立志:要么别干,要干就干好。她勇于打破思维定式,制定并实施棒三2#剪位置调整方案;创新性采用多级控冷模式,分别实现Φ32mm和Φ36~40mm螺纹钢合金降本。这些创新举措,为企业抵御钢铁“寒冬”穿了一件棉衣。
在人们的印象中,钢铁生产一线是男技术员的天下,但孙晶巾帼不让须眉,埋头深耕工艺改进和技术创新,带领团队解决多项生产难题,用坚韧和柔情书写技术战线上的别样芳华,被授予宝武“智多星”、宝武“玫瑰奖章”、中南钢铁“优秀科技工作者”等多项荣誉。 (彭敏 钟明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