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通讯员 张俊
“有了!有了!”近日,中国宝武新钢集团技术中心原料检验作业区取样班班长邱文健像个孩子一样,兴奋地冲出厨房,脱下围裙,迅速穿上工作服,开着车向工作地点驶去。
让他冲出厨房直奔工作岗位的原因就是一个最近一直困扰他和他的伙伴们的“小麻烦”。原来,原料检验作业区南大门取样机样桶在收集样品时容易导致物料粘连桶内,时间一长就难以洗刷干净。不同品种的样品共用样桶,桶壁和底部物料脱落,易造成样品污染;样桶流转还需要人工进行倒桶装袋,费时又费力……这些问题让他和他的伙伴们整日苦思冥想。就连周末在家里烧菜煮饭时,邱文健也一直思考着如何解决样桶免清洗的问题。
“样桶要自动开闭盖,无法直接在样桶上套袋。”他在家做饭时,一边切着胡萝卜,一边不停地自言自语着。“咦,怎么有一股焦味?”他忽然发现,原来电压力锅在煮饭时,由于他一直思考问题忘了加水,香喷喷的饭被烧焦了。然而,就是这一锅烧焦的米饭给他带来了灵感。
“有办法了!”他在取出电压力锅内胆的那一刻,立刻联想到公司南大门的取样桶。“桶内放置一个大小合适的内桶(类似于内胆),再将内桶套一个尺寸相匹配的塑料袋,使用松紧带扎牢塑料袋袋口。内桶和样桶外壁也需要留出一指宽的缝隙,方便提放内桶。”邱文健激动地说,“这可真是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功夫!”
近年来,邱文健立足岗位,利用一技之长解决了很多生产中遇到的设备的“疑难杂症”,不仅提高了工作效率,还降低了生产成本,是个名副其实的“技改达人”。
“一线智慧来源于基层生活。邱文健通过煮饭获得的灵感,不仅杜绝了样品间污染,实现了样桶免清洗,而且大大降低了职工劳动强度,也让下道收样工序制样免倒桶,提高了原料收样效率。让我们为邱文健的创新精神点个赞!”新钢技术中心小改小革专家评审委员会在邱文健的季度小改小革成果申报表上如是评价。
《中国冶金报》(2024年05月29日 08版八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