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钢铁工人,人们马上会想起结实壮硕的钢铁汉子。可在重庆钢铁物流运输部成品车间就有这么一位巾帼不让须眉的钢铁工人,戴着眼镜,皮肤白净,看起来文静秀气,眼神中却散发出热情和坚毅的目光,她叫徐欢,是一名铁路行车司机、行车甲班班长,在平凡的岗位上书写不平凡的故事。她总结的《双钢错位100mm靠齐装载先进操作法》,实现了厚度20毫米以下薄钢板的“双板”吊运和对齐装载,效率提升50%。
为客户提供高品质的产品,不光要在生产过程中精益求精,装卸环节同样需要严格苛求,特别是重点客户定制的高质量钢板,对物运流程的要求可谓细致到每个节点,钢板的吊运、装载和运输过程都要小心翼翼,保证用户收货时钢板表面“完好无损”,且钢板装载要按车辆准载吨位组挂,沿长边叠放整齐。起初,物流运输部成品车间采用单张吊运,虽能保证质量,但效率不高,导致提货的车辆等待时间长。
面对这一难题,徐欢与同事深入研讨,综合考虑钢板尺寸型号繁多、配载复杂等多种因素后,改进吊装模式,在吊运钢板时精确计算负荷和选择吊装工艺,确保钢板在吊装过程中的安全性和稳定性。经过多次摸索,成功总结并探索出了《双钢错位100mm靠齐装载先进操作法》。
这一方法是将摆在堆位上的两张钢板,用电磁吸盘吸住一张使其错位,确保行车司机能清楚看见两张钢板的状态,避免出现超重和钢板吸附不稳发生掉落风险。然后行车司机加大电磁吸盘磁力,吸起两张钢板,一同吊运到货车车厢上方,并利用特制的连排铁柱对齐装置,将两块钢板同一侧的长边抵住铁柱,缩小错位强制对齐。最后行车司机操作按钮,减弱电磁吸盘的磁力,让钢板随重力放在车厢上。
此操作法既保证了钢板对齐要求,又避免了铁勾吊装钢板容易出现表面“伤痕”的情况,简化了工艺流程,大幅提高了装载效率,实现了“质量”和“效率”的双提升。以客户定制的12毫米厚钢板为例,吊运16块钢板并整齐装车的时间缩短至30分钟,较单块钢板吊运,效率提高50%。
效率提升、操作方式创新的背后,是“空姐”徐欢在吊运装载技术上丰富经验的厚积薄发。近年来,重庆钢铁公司多规格钢板混装业务攀升,徐欢凭借女员工的细腻特质精准操控行车,做到 “柔性、平稳、准确、利索”,确保行车作业的高效装载,在平凡的岗位上干出了自己的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