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通讯员 田云武
“换辊马上结束,加热炉出钢!”
“收到,马上出钢!”
3月13日下午,河钢集团承德钒钛板带事业部1780生产线一派繁忙景象,随着甲班值班作业长徐良发出指令,黄澄澄的板坯在辊道上疾速驶过,一场争分夺秒的提效攻坚战再次打响。
“印象里这种轧辊还没装入轧机机架便出钢的情况不多见,如今这一操作已是常态。提效任务必须竭尽全力去实现。”该事业部卷板作业区作业长鲁剑龙坚定地说。据他介绍,在1780生产线,随处可见提效带来的新作业常态。
粗轧机最后一个道次开始咬钢时,加热炉热态板坯便已通过除鳞机,粗轧机前辊道上会出现两块钢,有种“你追我赶”的感觉,轧制节奏较快。这背后源于该事业部设备专家周少见对二级系统粗轧机轧制参数的完善。从10秒到5秒再到3秒,换来的是每小时轧制40块钢板的突破性纪录。
在热卷箱区域,出现两卷钢也已是该事业部一线生产新常态,即一卷钢徐徐铺开进入轧机,随即另一卷钢快速打卷准备轧制。
“精轧机换辊是制约产线效率提升的重要因素,每班都会有1到2次换辊。今年初以来,精轧机换辊时间从18分钟缩短至13分钟,这背后的工作可没少做。卷取机是轧线的最后一道工序,面临着成品卷快速下线的任务。通过对5个步进梁的动作时序进行调整,每卷钢的下线时间能节省5秒以上。”该事业部卷板作业区副作业长周景鑫介绍,他们将步进梁的动作指令由“到限位信号灯亮”改为“到安全距离信号灯亮”,实现了5个步进梁高效衔接运行,为轧机高效率轧制打下了坚实基础。
量变催生质变。随着今年初以来各项提产提效措施的落实,1780生产线平均轧制间隙时间创历史最优,环比降低15.76%。产线纯轧时间更长了,作业效率更高了。
“我们将珍惜机遇,迎接挑战,创造更佳的业绩!”鲁剑龙说。
《中国冶金报》(2025年03月19日 08版八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