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武集团中南股份炼钢厂炼钢车间二工序乙班班长陈兵益,在炼钢一线扎根27年,从转炉操作工到值班长主操,将人生最炽热的岁月都“熔”进了钢水里。每天,在炉台上,面对每一次炉温的波动、每一缕渣气的升腾,都藏着他对“炼钢”二字的极致注解:既要守住经验的“根”,更要长出创新的“枝”。
攻坚低硅铁水:一场与“冷态”的博弈
在转炉炼钢的难题清单里,“低硅铁水冶炼”曾是块难啃的硬骨头。因硅含量低,前期渣化慢如蜗牛,中期频繁返干似“卡脖子”,脱磷率始终在低位徘徊。“传统的冶炼模式,是给高硅铁水‘量体裁衣’的。”陈兵益指着转炉模型比划,“但低硅铁水就像没烧透的炭,硅氧化放热少,中期高枪位反而让渣子‘烧不透’。”
他蹲在炉前观察渣况的眼神,像极了老中医诊脉,经过不断跟踪分析,他总结出一套适合“低硅铁水”冶炼方法。这一方法,低硅铁水的脱磷率提升14%,不仅提高脱磷还有效降低石灰消耗。如今,这套操作法已作为炼钢二工序的“标准动作”,曾经的“烫手山芋”变成了降本增效的“金疙瘩”。
从“一人会”到“人人精”:特钢线上的“火种传递”
2019年,中南股份吹响加速特钢研发的冲锋号。当“高端特钢”四个字摆在面前时,陈兵益感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特钢像“钢中贵族”,对夹杂物控制的要求严苛,而他过往的经验里,只有自己摸透特钢的“脾气”,班员们的脑海中尚未形成现有的“特钢操作手册”。
提升、再提升、必须加快整体技能提升。为此,陈兵益在每次白班下班后,带着转炉班、精炼班的员工,“啃起”了《特钢冶炼新技术》。“特钢的夹杂物控制,关键在挡渣。”为了使班员练熟这个操作,他带着员工在模拟装置上反复练习,直到每个人都能达到轻车熟路的水平;班中,他亲自指导班员的冶炼成分精准控制……经过全员的持续“打磨”,换来的是全年特钢全氧及非金属夹杂物合格率100%的漂亮成绩单。当第一炉高端特钢顺利下线时,陈兵益拍着徒弟小张的肩膀笑:“咱班也能炼‘钢中贵族’了!”
25年经验沉淀:6项操作法的“降本密码”
在炼钢光阴的25载里,陈兵益不仅通过所学所感,让自己成长为经验丰富的老炼钢工,他还针对现场难题,在解决问题过程中不断把经验总结成各项操作法。例如为了降低补炉成本,他成功实践出生铁补炉法,利用换浇次时机加生铁垫补前大面,减少补炉次数30%;又例如为了提高出钢口寿命,他制作专用工具垫补碗部凹坑,让出钢口寿命从200次延长到400次以上;还有“优化等样时间”“中灰石替代部分石灰造渣”等6项操作法,每年能为炼钢节省不少成本。
从1998年入厂至今,陈兵益的岗位从操作工到值班长主操。当被问起最骄傲的事,这位获得过“最佳实践者”“十佳安全班组长”等荣誉的老班长,目光扫过操作台前专注的年轻面孔:“现在班员都能独立炼特钢了,这是我最骄傲的。” (黄宝华 梁森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