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清明
8月份,全国粗钢、钢材产量分别为8641万吨、11652万吨,同比分别增长3.2%、11.4%。纳入营销月报的重点统计钢铁企业(以下简称重点企业)钢材产量为6957万吨,同比增长10%,增速略低于全国水平。重点企业销售钢材6819万吨,同比增长6.7%;市场需求相对偏弱,同比增速较同期产量低3.3个百分点;产销率下滑至98%,企业库存继续上升。
1月—8月份,全国粗钢、钢材累计产量分别为71293万吨、90920万吨,同比增长2.6%、6.3%。重点企业钢材累计产量为53620万吨,同比增长6.5%;重点企业累计销售钢材52670万吨,同比增长6.4%。
钢材销售品种结构情况
8月份,重点企业钢材销量为6819万吨,其中板带材、长材、管材、铁道用材、其他钢材的销量占比分别为55.18%、42.08%、1.65%、0.39%、0.7%。对比7月份的产品结构,板带材销量占比增加了1.6个百分点,长材销售占比减少了1.49个百分点。[表1 钢材销售品种结构对比情况
从具体细分品种来看,8月份销量前三位的品种分别为钢筋、中厚宽钢带、线材,销量占比分别约为21.1%、20.8%、12%。对比7月份的产品结构,钢筋销量占比下降了0.6百分点,中厚宽钢带销量占比上升了0.4个百分点。
1月—8月份,以钢筋、盘条为代表的长材类产品占比下滑,中厚宽钢带、中板、热轧薄宽钢带等板带材产品占比上升。经济结构转型持续影响钢材消费的结构,地产、基建等领域钢材消费占比趋弱,制造加工业领域钢材消费占比增加。
钢材出口情况
8月份,重点企业出口钢材272万吨,其中板带材、长材、管材、其他分别出口了186万吨、61万吨、15万吨、10万吨,占比分别为68.4%、22.6%、5.4%、4.6%。
1月—8月份,重点企业累计出口钢材2033万吨,同比增长30.1%,出口增速仍处在回落区间中。
钢材内销销售渠道概况
8月份,重点企业内销钢材量为6547万吨,内销占比为96%。其中,通过直供渠道销售钢材量、通过分销渠道销售钢材量、通过分支机构销售钢材量、零售销售钢材量占比分别为48.6%、33.8%、12.2%、5.4%。
1月—8月份,钢材国内销量累计50637万吨,同比增长5.6%。与去年同期相比,通过分销渠道销售钢材量下降2.4个百分点,通过直供渠道销售钢材量增加1.3个百分点,通过分支机构销售钢材量增加0.8个百分点,通过零售销售钢材量增加0.3个百分点。随着钢材需求结构的调整,板带材销量的占比增加,同时钢企直供终端和分公司布局逐步完善,通过中间商分销钢材的占比下降。
钢材内销流向结构情况
钢材流向结构概况
8月份,钢材内销按照区域流入量方面,华东地区流入量占总流入量的41.6%,华北地区流入量占总流入量的20.8%,中南地区占总流入量的21%,西南地区、西北地区、东北地区分别占总流入量的9.3%、4.7%、2.5%。
从各区域工业增加值增长情况看,华东地区工业增加值处于高位回落趋势,华北地区保持相对稳定,中南地区、西南地区工业增加持续回升,东北地区、西北地区工业增加值处于低位水平。相应钢材流向结构看,华东地区流入量略有下降,华北地区相对平稳,中南地区开始回升,西南地区流入量有所增加,东北地区、西北地区流入量占总流入量的比例小,相对稳定。
区域流向特征分析
1月—8月份,华东地区、华北地区、中南地区钢材流入量分别占总流入量的42.6%、20.7%、19.2%。
从各区域增加值占比看,华北地区、东北地区工业增加值占比较高,西北地区、西南地区建筑业增加值占比相对较高。从钢材流入的结构看,重工业化性质相对较高的华北地区、东北地区板带材流入量占比较高,而长材流入量占比远低于其它区域;华东地区、中南地区长材、板带材入流结构相对均衡;西北地区、西南地区长材流入量占比明显高于其他区域,反映出两地钢材消费结构主要为建筑、基建相关需求。
从流入品种结构看,华北地区铁道用材的流入量占比较高;华东地区的长材、板带材占比最高;华东地区、华北地区的管材流入量占比基本相当。
从细分品种看,西北地区、西南地区流入的主要为线棒材,分别为62.7%、51.6%;华北地区、东北地区热轧卷板流入分别为46.1%、31.9%,占比较大;华东地区、中南地区的线棒材、热轧板材相对均衡。
钢材销售库存结构情况
8月份末,重点企业库存量为2017万吨,较7月末增加61万吨,较今年初减少194万吨。近几个月来,钢厂库存呈现持续累积的势头。
库存结构看,库存较大的品种主要为线棒材、型钢、热轧卷板,线棒材占比继续下降,而型钢产品库存占比回升,中厚板、冷镀产品占比略有下降。
从钢协监测的钢材社会库存看,8月末钢材5大品种社会库存为962万吨,较7月份末增加21万吨。总体上看,钢材的钢厂和社会库存继续累积,市场需求偏弱,供需矛盾仍较突出。

《中国冶金报》(2023年10月25日 07版七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