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冶金报社
记者 赵萍 报道

图为冯远
2024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首次明确提出培育绿色建筑等新增长点,今年更是将“培育绿色建筑等新增长点”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可以预见,作为绿色建筑重要代表之一的钢结构建筑,凭借高强自重轻、施工速度快、设计灵活等独特优势,将迎来广阔的发展空间。
“钢结构是非常好的建筑材料,兼具高强性和轻量化,使很多既符合力学原理又兼具美学价值的仿生建筑变成了现实。”3月7日,全国两会召开期间,全国人大代表、中建西南设计研究院总工程师冯远在接受《中国冶金报》记者连线采访时说道,钢结构要善用其优势来接受市场的检验。
作为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冯远在大跨空间结构设计与研究领域造诣颇深。她主持或参与完成了众多大跨度空间结构建筑项目,如常州体育会展中心、成都中国现代五项赛事中心游泳击剑馆、徐州奥体中心体育场等标志性建筑。在这些项目中,冯远及其团队不仅解决了多项技术难题,还创新性地采用了多项新技术和新材料,如大开口索穹顶结构、大开口车辐式索承网格结构等。这些创新技术的应用不仅提升了建筑的结构性能和美观效果,还大幅节省了材料用量,为中国建筑技术的创新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经过市场检验,钢结构在复杂结构上具有独特优势,尤其是在大跨度空间结构上。”冯远告诉《中国冶金报》记者,大跨度空间结构使用到的材料主要包括金属、织物膜等,也有采用混凝土材料的。其中金属(尤其是钢材)和混凝土是传统的主流建筑材料。虽然混凝土在某些特定形式的大跨度结构中表现出色(如壳体结构),但在追求轻盈、高效、自由形态的现代建筑中,金属材料,尤其是钢材已成为大跨度空间结构的主流材料之一。
“不只是钢材,大跨度空间结构使用的金属材料还包括铝合金、钛合金等。我们需要更高强度、更轻重量的材料来实现复杂、兼具美感和力学性能的结构设计。所以,钢结构要保持现有的优势,一定要在自身性能上再突破。”冯远分析道。
此外,在谈到钢结构在中小跨度建筑上的应用时,冯远表示,如钢结构住宅,目前普遍存在一次建造成本较高、建筑配套材料如墙板尚需完善、相比混凝土结构增加防腐防火措施、设计软件不够智能等挑战。对此,冯远建议,一方面,钢结构住宅要在降成本上下功夫,可从优化设计、合理选材、提高施工效率、高效管理、回收再利用和技术创新等多方面入手,以提高其市场竞争力;另一方面,钢厂要开发更多规格型号的产品,以满足建筑设计在经济性、多样化等方面的需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