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通讯员 张维忠 张鹏
8月4日,中国宝武马钢和菱实业公司智维分厂电气高级点检员裴杰放心不下前一天刚修复的行车设备,一大早便赶到单位,带上工器具查看设备运转情况。厂房内闷热难耐,没一会儿他的工作服就被汗水浸透了,看到现场设备运转正常,他悬着的心才彻底放下。这样的场景早已成为了他的工作常态。3年的军营生活,让裴杰始终保留军人情怀,即使是退伍后到马钢成为一名企业员工,他依旧保有军人本色,在工作中主动作为,兢兢业业“裴”护设备,“杰”出敬业。
1991年退伍后,裴杰走进马钢成为一名电工。他拿出在部队养成的不服输的劲头攻坚克难。白天他认真跟随老师傅熟悉现场了解设备,下班后还会捧起专业书籍仔细学习。很快他便成为同批入职的电工中最成熟的那个。2021年,因为技术过硬,所以裴杰挑起了马钢和菱实业公司智维分厂一作业区负责人的重担。面对十几天产线保产、员工严重缺编等困难,裴杰没有退缩。他将一作业区进一步细化为6个管理单元并选拔合适的负责人,尝试用班组长的标准要求点检员,贴近生产实际推进“操检一体”,并紧扣区域内业务相通的特点,尝试在该作业区内实现人员、备材、工器具等资源共享。同时,他将好的工作经验和思路,在作业区内快速复制、推广,进一步提高了团队作战能力。
受行车作业环境的特殊性影响,职工在运维检修作业过程中存在较多安全隐患。为了确保行车设备的高效安全运转,助力主线单位实现稳产高产,在抓好日常基础管理和安全教育学习的同时,裴杰围绕行车特种设备维保工作,变事后处理为事前预防,落实好各项安全举措,带头划定安全工作重点区域,加强危险源(点)和隐患的排查,努力将事故隐患消除在萌芽状态。今年上半年,一作业区特种设备隐患自查与整改累计达300多项,为该公司行车安全高效运转夯实了基础。
“我们干设备工作吃的是技术饭,必须向技改要效益。”这是裴杰经常说的一句话。身为电气高级点检员的裴杰带领同事成立精益课题小组,通过技术改进解决各区域典型现场设备难题。多年来,他参与创新技改攻关所产生的效益近85万元。
去年冬天,该公司炼钢区域多辆行车受场地扬尘大和环境温度低等因素影响,钢丝绳表面油泥与起升重锤限位粘连严重,频繁出现限位与钢丝绳同时动作的问题,严重影响生产安全。为此,裴杰冲锋在前,多次深入现场查看设备运转情况,并提议自主设计制作新型重锤限位,通过改进重锤限位与钢丝绳的接触方式,消除了故障,确保了行车运维的安全高效。
今年初,该公司长材事业部大小H型钢产线的20辆磁盘吊行车连续作业,操作人员稍不注意就可能导致磁盘挂梁碰撞驾驶室出现故障。裴杰到现场观察故障生成原理后,提议在驾驶室与行车之间的安全距离位置增设限位装置,采集卷扬起升及行车行走限位的位置数据信息至PLC(可编程逻辑控制器),修改完善开关控制程序,构建驾驶室安全防护体系。经过现场反复修改测试,裴杰给出的方案基本实现了从设备层面消除故障产生的可能,减轻了行车操作人员的负担,提高了吊装效率。
《中国冶金报》(2023年08月23日 08版八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