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为张宣科技主食工坊职工展示刚做好的馒头。 (通讯员 罗文琛/摄)
本报记者 李巍 通讯员 牛晓博 邱文静
戗面揉制、细腻有嚼劲,河钢集团张宣科技的馒头以其香浓的口感与几代钢城人的味蕾“缱绻”。
张宣科技主食工坊自创立以来,凭借经年累积的口碑和高品质,系列精品主食一上市就深受消费者青睐,当地市民爱吃的“宣钢馒头”不仅成功被端上“冬奥餐桌”,而且该主食工坊仅花费1年多时间就在创始店累计售出近百万个主打馒头产品,并创新开发了10余种爆款主食,3家线下门店满负荷运营,年营业额预计可达400万元。
张宣科技行政服务中心将实施独立市场单元变革的经营决策变成了发展机遇,保持较强的市场经营意识,在追求品质化生活的市场潮流中,从首家门店起步“探路”到3家门店连锁成势,极大地释放了百年企业积淀的品牌价值,让“张宣地区第一主食品牌”越发夺目生辉。
破局——
老品牌创业 焕发新生机
张宣科技转型升级平台广阔、大有可为,如何结合自身核心业务,把握住当前现代城市服务产业的发展机遇,孵化新项目,让仅限于服务职工的常规主食华丽“变身”为对外创收的产品,成为行政服务中心成立后第一个对外经营攻关课题。
经过行政服务中心调研发现,这个创业项目想成功可不容易。从外部因素看,当地主食行业基本处于饱和状态,张宣科技要想获得市场份额,必须在存量市场内进行“红海”竞争;从内部因素看,多年体制管理形成的固态经营模式和惯性思维,使张宣科技当前的技术、人力、服务等资源相距外部市场竞争要求甚远。如何打破僵局?如何开拓创新?几乎每个人心里都没有底。
“没有一个人创业不面临挑战。敢为人先,攻克核心问题,我们就一定能成功!”行政服务中心领导班子一致决定以坚定的战略思维破题开局,打破惯性思维,依托现有产业技术工人队伍资源优势及百年积累的品牌价值等,持续发力面食制作,积极开发新品,打造面食品牌,激活饮食服务业创效新单元。
唯有推陈出新。行政服务中心瞄准面点行业最尖端,对标国内一流面点制作,看人之长、察己之短。带着这样的信念,该中心成立面食推广项目组前往北京、山东等地市场实地考察,与北京、山西大同等地的龙头面食品牌企业交流学习,全面摸底张宣地区市场主流面食的价格、品质、花色品种、销售渠道,最终确定了以戗面馒头为拳头产品,带动多品种特色面食百花齐放的品牌战略发展格局。
要打造区域第一主食品牌,戗面馒头必须有品质保障。张春红作为该项目组相关负责人,第一时间带队去山东聊城学习老面兑碱发酵戗面馒头的制作工艺,连续10天近17个小时的高强度学习,让张春红团队在最短的时间内“解锁”了最佳制作工艺。“每晚10点多回到宿舍,我们还要复习当天师傅教的内容,尤其是搭碱。我们每天晚上都要模拟预测第二天师傅蒸几袋面的馒头、搭多少碱。”张春红说。
此外,面食推广项目组还重点攻关了纯碱戗面馒头的产品原料、操作流程、加工制作等,大到搭碱比例、发酵时间、蒸制时间,小到每个馒头重量,全部标准化、精细化。同时,该项目组还创新研发千层手工馒头、红糖枣花馒头、招牌豆包等10余种花样主食新品,丰富产品结构。
为进一步激活品牌效应,该项目组深入挖掘百年国企在当地百姓心中的情感价值,申请品牌使用权,创立公司主食唯一制作、销售授权机构——主食工坊,并在机关办公楼旁边开设创始门店,全城寻找公司食堂老照片对照着装饰店面,设计“百年传承、匠心制作”宣传脚本,从销售渠道到设计装修再到品牌包装,紧紧围绕“张宣科技”企业元素,努力与进店的每一位消费者建立品牌情感共鸣。
“依托百年国企品牌背书、对标行业龙头产品标准,打造张宣地区第一主食品牌”,清晰的产品定位加上敢打敢拼的团队执行力让老品牌焕发出新生机。2021年12月31日,主食工坊创始店一开业便“一炮而红”,产品每日供不应求,店门口排起的购买长龙为宣化古城增设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蹚路——
兴业“小花馍” 添一份“钢城浪漫”
“快看,成功了!”在蒸箱打开的一刹那,色泽鲜艳的“寿桃”映入眼帘,咬一口,香甜可口、松软味美,该行政服务中心面食研发团队组长陈晓霞激动地捧着热气腾腾的“寿桃”说,“功夫不负有心人,我们终于研发成功了,又蹚出了一条开拓市场的新路子!”
自主食工坊开业以来,稳步上升的销售额没让张宣科技行政服务中心止步,他们又把目光放在了中高端产品创新上。该中心抓住创始店经营期间形成的良好口碑效应,以提升产品附加值为出发点,成立面食研发团队,积极钻研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花馍制作工艺。
蒸制一组花馍需要22道工序,前前后后需要4个小时。
“我制作过成千上万个馒头,现在将馒头换个形状蒸制,竟有天壤之别。”初次尝试制作后,面案师傅张继兰面露难色。面食研发团队成员在没有任何花馍制作经验的情况下,只能通过网络视频自学基本功,一点一点抠细节,反复研究、反复试做。用果蔬汁和面的配比更让该团队发愁。秉承少量多次的原则,面食研发团队每次给面粉中倒入少量果蔬汁,进行多次调试直至和出的面满足质量要求,最终才确定了果蔬调汁与面粉的最佳比例,让馒头着色质量稳定下来。经过上千次的反复试验,在克服了果蔬品种筛选、花样造型揉捏、蒸制温度控制等后,他们终于成功研发出了花馍系列新品。
为什么最先研发和推出这款“寿桃”花馍呢?行政服务中心餐饮管理部部长赵勇介绍:“我们选用优质的食材,用面粉配合果蔬汁制作成寿桃的形状,寓意健康长寿,更重要的是无任何添加剂且营养价值高,更适合老年人食用。宣化古城市场目前没有这样的产品,这填补了区域市场空白。”
小小的花馍不仅蒸出了企业文化,也让该中心闯出了新市场。每到节假日,张宣科技的花馍产品总能让人眼睛一亮,“寿桃系列”“金榜题名”“月满中秋”“金兔送福”等,一款款宛如精美工艺品的主食,不但让人爱不释手,而且为每一个值得纪念的日子添了一份“钢城浪漫”。
用心——
守业优品质 唯有匠心造
花馍虽然研发成功,但是行政服务中心依然任重道远。
每天清晨6点半,主食工坊的操作间里面案师傅就已经穿戴整齐开始忙碌了。“我们要用心做好每一个馒头,给顾客最好的服务。”这是主食工坊创始店店长张春红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已从事食堂面案工作近10年的她,从前服务的是张宣科技的职工,现在服务的是宣化区的众多百姓。转型不转岗,她对这份工作的热爱依旧。每天从制作工艺、操作流程、加工制作到卫生监督,她环环把关,确保产品全部按照要求进行标准化生产。
创业不易,守业更难。
主食行业门槛低、产品可复制性强,如果没核心竞争力,很容易被同类商家模仿并超越。馒头蒸熟后散发的浓浓麦香,是张宣科技职工记忆里老食堂的味道。为了留住这缕麦香,该行政服务中心几经周折,对比全国几十家企业和经销商的面粉,终于在小麦之乡山东找到了满意的食材。山东产的小麦粒粒饱满,品质优良,做成的面粉色泽自然、蛋白质含量高。该中心立即决定与山东供货方合作,搭建专供渠道。此后,来自小麦之乡的面粉每天源源不断送往主食工坊产品制作间。在传统制作工艺及国企食品品质保障的加持下,主食工坊做出的馒头口感劲道、麦香浓郁,成功俘获当地众多“馒头爱好者”。
精选食材叠加匠心制作,主食工坊推出的每一款花样主食,都能依靠精品品质迅速成为区域热销品。招牌豆包豆馅儿软糯细腻,口感醇香,甜而不腻;红糖枣花馒头枣香浓郁,营养丰富,益气补血;手工千层馒头,大家可以一层一层撕着吃,极佳的口感令其一度成为店内“断货王”。
严守“品质优先”,张宣科技系列主食牢牢稳定住了当地市场份额,一跃成为众多当地百姓心中的“当红”产品。
多元——
立业“新网红” 掀起“新食尚”
“我们制作的花馍口感好、无任何添加剂,制作原料以白面为主,新鲜果蔬为辅料,完全符合顾客们追求健康的消费理念。”9月7日下午4点,铁亿线上平台——张宣科技精品主食直播间准时开播。主播从原材料选购、制作工艺、特色产品等方面向消费者全方位展示在售产品,让每一位消费者更直观地了解产品制作工艺,确保消费者吃得健康、吃得放心。
这场主食工坊线上首秀累计观看上千人次,2.2万人点赞,30余名粉丝下单,新颖的促销手段成功吸引了一批居家购物的“铁粉”,为项目拓展销售布局成功打通了线上渠道,让花馍成为了张宣科技的“网红产品”。
两周后,主食工坊旗舰店盛装开业,早早等待的市民们在店门口排起了长龙。
“吃了这么多年了还得是这馒头味儿正、层儿多!”
“对对对!不仅味儿没变,品质还比以前更好了。”
“旗舰店开到家门口,买主食可方便了。”
……
在张宣科技主食工坊旗舰店,聊天声不绝于耳,店内主食产品琳琅满目,柜台前的销售员也忙得不亦乐乎。“这是您的5个馒头和4个豆包,请拿好!”类似这样的话语,几家线下门店的销售人员每天都要说上几百遍。每每听到顾客的称赞,他们的心里就会如暖流淌过。“再多的付出都值得,因为这是咱钢城人自己的转型产业,更重要的是得到了广大老百姓的认可。”一位销售员说。
2023年,该中心乘势而上,引进国内先进主食加工生产线,成功实现千层馒头、招牌豆包等拳头产品标准化量产,实现主营产品集中加工、集中配送,产品供应能力大幅提升。该中心推行的配送制主食销售模式不仅打通了线上销售渠道,而且全面布局线下门店,让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在家门口就能买到各种好吃的主食,拥有更加精致、便捷、舒适的购物体验。
展望未来,该中心将持续强化市场化经营意识,多元化经营,寻找莜面、小米、黄豆等优质农产品源头产地,以新鲜谷物现场加工、现场销售模式,开发“农产品”“豆制品”“食用油”等新产品系列;开设线上直播及订购模式拓宽多元化服务渠道,布局当地城区东部市场,延伸经营范围,打造更加良好、便捷的特色服务。
《中国冶金报》(2023年11月15日 08版八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