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孟祥林 通讯员 徐文丽
2月14日,《中国冶金报》记者还没走进鞍钢集团攀钢攀枝花钢钒有限公司板材厂热区精成单元,就听见阵阵轰鸣声持续传来,走近一看,原来是一个“庞然大物”正挥舞着“手臂”给钢卷贴标、打捆……
这个“庞然大物”是攀钢钒板材厂引进的过跨运输系统全智能机器人,主要负责打捆、称重、喷印、贴标签、自动翻卷等自动化、智能化“一条龙”包装工作。
该机器人自2024年9月份投用以来,不仅提升了包装作业效率,还降低了职工劳动强度、改善了作业环境,深受职工欢迎。精成单元副单元长邵惠民告诉《中国冶金报》记者,没有引进全自动机器人前,依靠人工打包,每个钢卷一般要打6道捆带,有的钢卷还需要打钢筋加固,平均包装一个钢卷要用6分钟。全自动机器人投用以后,平均3分钟便能包装好一个钢卷,日包装量提升了33%。
在过跨系统中控室内,大屏幕上正显示过跨运输系统生产线画面。只见吊车将钢卷平稳吊至钢卷缓存区座架上,子母车自动取卷将钢卷送到识别工位,系统开始自动扫描识别钢卷信息,进行周向、径向打捆;打包后来到称重机,系统按标准判定后上传数据,喷印机自动喷印钢卷号、规格、重量;贴标机紧跟其后打印标签并进行粘贴……
说起机器人打捆的好处,邵惠民满脸微笑称,不只是打捆方式发生了改变,工作环境也得到了大大改善。
“以前原料库热浪滚滚,令人燥热难安,大家脸上的汗珠子哗哗直流。”邵惠民说,为了确认钢卷信息,及时和吊车对接,工人需要满场跑,一一核对钢卷信息,没一会儿,衣服就湿透了。
利用升级改造后的过跨运输系统,工人在中控室即可实时监控现场画面,并进行线上操作,发现问题能第一时间处理。
此外,过跨运输系统还安装了电子连锁装置,职工未说明情况并登记,不能进入作业区,否则系统会自动进行区域封锁,保障了职工在更换自动打捆机捆带、锁扣、喷印涂料时的安全,切实提升了安全本质化水平。
邵惠民说,他们下一步将继续利用好自动化平台,强化安全生产管理,提高客户满意度。
《中国冶金报》(2025年03月04日 04版四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