姬涛
2024年,河钢集团唐钢公司全方位对标一流企业,将提高内部管理能力摆在全新的战略高度:全面推进“操检维一体化”设备管控模式,坚持推进全流程一贯工艺质量管理,以数智化赋能管理水平提档升级,开展“极致管理、规范行为、消除浪费全员行动”……一项项重磅举措的实施展示了唐钢在“搏击风浪中强筋健骨”的信心和底气。
精准高效,推进设备管理和质量管理齐头并进。唐钢全面推进“操检维一体化”设备管控模式,集结产线自身操作、点检及检修力量。截至目前,依托“操检维”一体化设备管控模式,该公司累计减少198万检修工时。唐钢还全面推进设备全生命管理系统建设与应用,2024年整理并导入设备主数据约411万条,创建岗位5822个,实现了设备管理各项业务的全流程受控;加强设备功能精度管理,新增1580、2030产线功能项目267项,精度项目1522项,为品种开发提供了有力保障。
此外,唐钢牢固树立“严格苛求,精益求精”管理理念,坚持让质量管理深度贴近市场、贴近客户,以全流程一贯工艺质量管理为抓手,全面提高高端产品质量稳定性。
唐钢的技术人员在炼钢工序对转炉降低碳排放要求、RH真空度、连铸恒拉速及结晶器液位等方面加强管控,围绕影响质量的主要因素开展靶向攻关;在热轧工序严格落实清洁生产要求,推行窄范围控制标准,持续优化模型参数设定,促进产线一检合格率和废次降指标持续优化;在冷轧工序,对照客户要求全面检查标准化作业,开展客户需求识别与转化专项工作,确保产品质量满足客户要求。
自主创新,以数智化赋能管理水平提档升级。唐钢充分发挥人才和技术优势,着力打造涵盖原料、炼铁、炼钢、热轧、冷轧、销售等垂直领域的钢铁制造人工智能大模型,以“智变”推动管理效率和产品质量不断提升。2024年,该公司自主开发高炉轨道衡系统及1580、2050成品库倒运流程等人工智能大模型9项,升级5项;先后获评为全国首批数字化转型贯标三星级评估企业、河北省钢铁行业“数字领航”企业,入选国务院国资委国有企业数字化转型试点企业名单。
在向“智慧唐钢”加速迈进的同时,唐钢还注重确保海量生产运营数据的准确性及安全性。该公司聚焦夯实数据基础管理工作,将精益思维与数据分析相结合,搭建主数据管理平台,开展涵盖生产、销售、财务等多维度的数据应用。截至目前,唐钢已汇集并处理了4.8万余条数据,数据处理效率提高30%以上;搭建销售订单效益测算平台,实现基于销售情况、市场环境、质量设计及成本价格等订单的高效测算,测算时长由1天缩短到5分钟。
固本强基,构建安全环保、极致效能管理体系。以安全生产为前提、以绿色发展为核心、以极致管理为保障,唐钢凝全员之智、聚全员之力,全面构建安全环保、极致效能管理体系,为企业高质量发展固本强基。
在能源介质领域,唐钢构建全流程能源高效转换体系,实现了极致用电、极致煤气消耗、极致余热余能回收利用等极致能源转换。目前,唐钢自发电比例突破80%,达行业领先水平。
在循环利用领域,唐钢积极利用高价值含铁、含碳固废,实现佳华、美锦含碳物料的全部自行利用,吨铁成本降低3.96元/吨。
在人工劳动生产率领域,唐钢完善人才强企新模式,全员劳动生产率同比提升89.93吨/人·年。
此外,唐钢抓严抓细基层、基础、人员、现场、消防、外围等安全管理,持续推动企业安全合规化,2024年开展安全风险辨识作业活动4077项,组织各类应急演练3000余次;持续开展“创A保A”工作,研发清洁运输管理平台,与河北唐山生态环境局环保系统实现功能和数据对接,管理效率提升了一倍以上。
内部管理的持续优化就如肥沃的土壤,正一步步助力唐钢培育壮大更多的技术、产品、人才等竞争优势,为奋力学赶一流企业输送源源不断的动能。
《中国冶金报》(2025年01月21日 03版三版)